1)25、七夕活动_我有一间汉服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七夕的这天,古镇也换了个新装。

  街道两旁挂满了红灯笼,类似古代摊贩的小推车也出现了,吹糖人的、画油纸伞的、还有叮叮咚咚卖拨浪鼓的,仿佛一夜之间全出现了。

  河道旁已经摆满了河灯,商贩们就拿个小马扎坐在自家的摊位前,等着天黑。

  每到这天,古镇河道出口处都会拦截下一片的河灯,上头行人游客在放、下头工作人员在捞。

  古镇中心还有一棵大榕树,这颗榕树可不止一个根,有的枝条慢慢垂在地上,成年累月的就会扎根土里,形成一个个小根柱。

  大榕树上系有好多的铃铛和红布条,人们盼望着能得到祝福或实现愿望。

  江皖所在的巷子里也有变化,巷顶悬挂着满片的彩灯。一抬头便是线形的、各种颜色的彩灯密集在一起,她都能想象到晚上时,这里就会成为一个拍照打卡的圣地。

  不仅如此,古镇的管理人员还把戏园给整了出来,据说今晚还有戏剧表演。

  早上八点多,江皖吃过早饭后坐在柜台看账本,谢琳琳嘴里叼着个包子走了进来,“老板今天这么早啊,吃过早饭了没?”

  “吃完了,昨天睡得早今天不就起得早。”江皖一边看着图表一边说道,她昨晚可是十点就睡了呢。

  谢琳琳两口解决完早饭,放下包包锁在柜台后面,“哎老板,你有没有去看那个戏台,我昨儿晚上回家的时候戏台前的红布都还没掀开呢,刚刚走过来看到那里闹哄哄的,是不是修好了?”

  江皖来了兴趣,“就那水上戏台?”

  “对啊,古镇这两年搞得是真不错啊,好几块地方都翻新修复了。我奶奶说她上一次在这戏台上看戏都是几十年前的事儿了,然后这戏台就再也没有开场过。”

  谢琳琳说的这个戏台江皖熟悉得很,她小时后捉迷藏就经常躲到这个戏台上。

  据说这个戏台始建于明朝,在这几百年来不断的在原址经历损毁、修复。至于谢琳琳奶奶那时候听戏的戏台应该是建国初期修的了,然后一直至今才重新修过。

  “唉,其实咱们平河古镇的历史底蕴是很深厚的,就是之前的管理人员也不知道是什么脑袋,一直都不懂往这做文章。”谢琳琳又抱怨一句,“还不止这个明朝的戏台,更有那个东汉的,什么刘秀的报恩寺庙,居然也就放在那里不宣传,导致平时只有咱们古镇的人去上香,外地人都不知道有这么个地方。”

  这...虽然前几年古镇的宣传确实废了点,但那啥刘秀报恩寺真不是人家不作为,而是全国就有好几家吧,关键咱们的这家拿不出过硬的刘秀避难的证据啊。也不知道这个刘同志为啥老往寺庙躲。

  不过说起这个戏台,江皖顿时有了一个主意。其实戏台那块算是个戏园子,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十分漂亮。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