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15章 三个平等原则_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或许有人说,你吕布已经距离皇帝一臂之遥,你要搞什么民主,不是自掘坟墓吗?

  不,吕布从二十一世纪来,看惯了专制独裁统治的种种坏处,也受够了专制独裁统治的种种罪恶,他即便想让自己吕家家天下,也绝对不是重复中国那三千年的旧制度,起码是君主立宪制度,起码是民众有权监督官府的制度。

  以这种制度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存在来看,非但不会削弱最上层的统治,还会让最上层和最下层联合一起,形成对官僚层次的联合监督,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如果吕布推动得好,也许中国从此就可以避免改朝换代的痛苦。

  吕布这些天,沉下心,一直在思考将把中国带往何方?

  如果想要做皇帝享乐,李世民的唐朝、赵匡胤的宋朝、朱元璋的明朝,都是可以效仿的对象,但吕布不想那么重复历史的老路。

  因为很明显,那样的老路是邪路,是歪路,不是正路,吕布不想让子孙万代继续重复王朝更替的惨剧。

  儒家理想中的封建帝国是千家万户依靠人力和畜力、使用铁制农具耕种收割的自耕农,每年向帝国交纳百分之十的赋税;国君通过多层次的官僚代理网和基层的里甲组织征收赋税,征集兵员,保护帝国及其臣民的安全,维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秩序,维护国君恩赐给各层臣民的相对权利,并向社会提供福利。每个王朝的开始几十年里,都是这样度过的。

  可在随后的日子里,现实关系总是顽强地偏离儒家的理想和规定,偏离所谓的王道和天道,呈现出日渐堕落的总体趋势,并形成人们意料之中又摆脱不掉的王朝循环。这种偏离均衡点的趋势,发源于官僚代理集团对代理人私利的不懈追求。最高统治者无力约束这种庞大的私下追求,弱小分散的小农阶级又无力抵抗各级权势集团整体或个体的巧取豪夺,于是就有了潜规则体系对儒家宣扬的均衡体系的替代。就有了王朝更替和治乱循环。

  帝国制度下的农户是以一盘散沙的状态存在的,他们力量微弱,反抗官府压榨的收益很微薄,却面临着杀鸡吓猴的巨大风险。在这种个体反抗风险远大于收益的利害格局之下,只要能凑合活下去。退缩忍让通常是农户的最佳生存策略。小农经济对贪官污吏的耐受性很强。对帝国官僚制度的适应能力很高,直接结果便是支持了帝国的统治方式—就好像耐粗饲的家畜品种支持了粗放的牧养方式一样,小农经济也支持帝国粗放迟钝的管理,并且间接抑制对帝国统治方式的耐受性较弱的工商集团的发育。另外。小农经济对贪官污吏的承受能力又孕育了导致帝国崩溃的隐患。由于贪官污吏的敲诈勒索比较容易得逞,这个集团的收入水平较高,这就激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