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64章解围定霸在此一役_登基吧!大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不能走,我们便走山道。郎山城西侧,便是太行山脉。山路崎区,蒙古骑兵不能行,我等步军则可依靠地利,藏行于山林之间,依靠绵绵不绝的山脉,直驱郎山城下。届时与城内守军里应外合,则破敌必矣。”

  齐军的方略定下来,众将听后,皆称善。

  赵泰随即目视众人,振臂喝道:“解围定霸,在此一役。发兵!”

  “发兵!”帐内诸将,纷纷振臂大呼。

  在统一人心后,赵泰立刻做出部署,将两万骑兵放在保州附近的安阳县。

  然后令,齐军最为精锐忠义、飞捷、神机、骁胜、宁海、归义六个军,假意向南撤退,而后以冀南乡勇打起六军旗号,迷惑蒙军。

  六军则昼伏夜出,进入真定境内,士卒带够十五天的口粮,便一头扎进了太行山中。

  这一战,对赵泰来说,可以说是背水一战。

  因为距离秋收还有一个多月,齐军的军粮并未到位,河北存储的粮食,只够齐军进行不到一个月出境作战。

  赵泰率领六万大军,扎进太行山中,军队携带的粮食,几乎只够他们走出太行山,然后立刻与蒙军决战,没有后路可言。

  在赵泰进入太行山时,齐国水军已经抵达,东安城之东二十里的水域。

  当初蒙军为了绕开东安、朗山两城,从这里搭设浮桥过河。

  如今浮桥依旧横跨两岸,是蒙军连接两岸的通道,同时也是封锁河道,阻击齐军从水路救援郎山的工事。

  这时在齐军战船上,吕文焕拿出千里镜,观看远处浮桥,见上面有蒙军巡视,浮桥两头有蒙军寨堡。

  吕文焕放下千里镜,召集诸将道:“我们要想与郎山取得联系,便必须摧毁眼前的浮桥。我方才看了下,浮桥用的应该是铁链连接两岸,而两岸的营寨内,多半布置了砲群,用来控制河道。”

  吕文信道:“我们的火炮打得比他们远,可以在远处便摧毁他们的营寨,至于铁索用火烧断即可。蒙古人想用这点把戏,就阻止我们,无疑是小觑我们大齐水师了。”

  吕文焕道:“摧毁眼前蒙军的阻拦很容易,关键是上游水浅,我们的大船上不去,只能派遣小船逆流而上。届时蒙军肯定会下河攻击,我们想要冲到郎山城下,并不容易!”

  “统制官人!让我去!”吕文信抱拳请命,“我们水军,即便是小船,在水里也不惧蒙古!”

  吕文焕闻言,不禁赞道:“好!那本将为你击破阻拦蒙军,你率领小船,援助郎山。”

  齐军水军出现在不远处,守卫浮桥的蒙军立刻做好了防备。

  大批契丹兵,脚步蹭蹭的来到浮桥上,他们刀盾在前,弓弩在后,将浮桥变成了一道水上长墙。

  于此同时,在浮桥两侧的营地内,契丹人架起了砲车,皮兜内装好砲石,只要齐军战船接近浮桥,便砲石齐发,击毁齐军战船。

  契丹守军以浮桥、两侧营寨,构成一个口袋,只等齐军水军钻进来,然后便三面夹击齐军水师。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