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5章 集装箱的设想_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05章集装箱的设想

  “皇上,这是属下应该做的。”

  为了进一步确保各港口的安全,每个中大型港口都有锦衣卫驻守,他们时刻监视着港口的运行,以防隐患。

  像石头津这样的大港,有两百余人的锦衣卫在负责这里的安全。

  如今,大明港口的管理和基本运营由各地方官府负责,但是货物的装卸和运输,则都按片区的划分出租给了各商业公司。

  所以,那些装卸工人都是这些公司的员工,抵达其所租借码头船只上的货物,就由他们公司的装卸工人负责装卸,不用去争抢,更不用拼个你死我活。

  而这些公司又受官府监管,自然就无法再形成有威胁的帮派,维护了港口的稳定。

  “皇上,微臣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人忙碌的场景,真是太壮观了。”

  王夫之很是感慨的,他知道,像这样的港口越多,越忙碌,也可以从侧面反应出一个国家的强大。

  可作为穿越者,朱克臧却并不惊讶这种情景,反而有些可惜的摇摇头道:“这样繁荣的港口,应该用更简洁的装载方式。”

  “这么多人,这么拥挤,不但增加了各方面的成本,浪费了大量的人力,效率也不高。”

  王夫之很是赞同的点点头,随即指着不远处的一台起重机和一条传送带道:“皇上,制造总局设计的新款辘轳性能非常优秀,微臣认为可以多用一些那样的机器。”

  辘轳,就是华夏古代对起重机的称呼。

  起重辘轳的早期记载见于《四体书势》,《世说新语·巧艺》。

  书中记述了三国魏明帝在建筑凌霄观时,误将尚未题字的匾先钉在高处,“乃笼盛韦诞,辘轳长縆(geng,粗绳)引上”,使他能在离地25丈的匾上写字。

  而且古代对于杠杆和滑轮等借力方法的运用相当广泛和到位,效果相当好,完全不比现代起重机差,古代有很多遗址是利用现代起重机都很难达到那个效果。

  大明的新款起重机,原理和辘轳差不多,属于十九世纪前期的桥式起重机,由蒸汽机驱动。

  朱克臧继续摇摇头说道:“那样的效果也不明显,最终还是要通过人力来解决。”

  大明未来的第一科学家黄履庄若有所思,在观察了一会儿后,说道:“皇上,微臣观察瓷器制作过程中,有一种称为——匣钵的物件,瓷器需要高温热处理才能烧成,先将各种瓷坯装入匣钵,然后才装进窑炉焙烧,采用匣钵除了提高烧制瓷器的数量,还便于陶瓷工匠进行搬运、装卸。”

  “不如,我们给船运的货物也加上匣钵!”

  这不就是集装箱吗?

  黄履庄真是个全才。

  朱克臧补充道:“大明可以把匣钵做成一个四四方方的大铁盒子,并给它做成统一的标准样式,朕管它叫集装箱。”

  “这样的话,就可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