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9章 东瀛都护府 《大明文化普及项目》_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9章东瀛都护府《大明文化普及项目》

  朱克臧钦点的东瀛都护府大都护便是他的弟弟,朱克塽!

  原因也一目了然。

  自古以来,大都护一职都属于加官,文武皆可担任,但更多的是以亲王遥领。

  随着时代的演变,华夏各朝都有一个特征,那就是亲王不再到封国“登基”了,这种情况叫做“遥领”,跟职务上的遥领有些不同,但本质上的意义很相近。

  遥领,就是只担任职名不亲往任职。

  直到明朝洪武初年,亲王的权力再度复苏。

  朱元璋给自己的儿子们分封,这些“王”统称为“藩王”,他们是有着藩府的,跟汉代的诸侯王一样,封国境内有着专门的官员,属于是“小政府”,从国君、丞相再到士大夫,都是比较完整的。

  经过靖难之役后,朱棣也没有说废除这个制度,毕竟都是自家人,还是要给他们一些好日子过。

  不过明朝的“王爷们”,也在朱棣以及朱瞻基等人的努力下,不断“削弱”,他们也成了一群只会拿工资的宗室了,大明的灭亡,在鞑清眼中看来,就是不断放纵大明皇室的后果。

  所以在鞑清初期,也就是后金时代,努尔哈赤就对“封王”这个东西抓得很严格,不是有功,即便是他的亲儿子,也是不允许封王的,甚至在一开始,努尔哈赤只是给儿子们封了“多罗贝勒”,也就是清初的“四大贝勒”。

  朱克臧则打算是糅合一下,亲王可以亲自前往封地任职,但是封地都不是华夏本土!

  为了让朱克塽能更好地管理东瀛都护府,大明准备在应天府招募一万人左右的都护亲军,当然东瀛都护府亲军的钱粮,大明国库不负责,就地解决。

  另外,还在文武百官里面的夷州岛派系挑选了一文一武,前去辅佐朱克塽。

  都护府的基层干部也需要大明空降的官员搭出一个框架,然后再以经受过考验的进步倭人充当枝丫。

  此外,朱克臧作为大明天子,也要明确未来一段时间内东瀛都护府的发展方向。

  首先,朱克臧指出,东瀛都护府位于神洲(亚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必然地震频发,所以不适合搞大型工业。

  为了向众人说明什么叫地质板块和地壳运动,朱克臧又不得不在地理学上火线做出了突破,并在大明格物致知学院提出了朱克臧板块漂移假说。

  总而言之一句话,不是大明不想让倭人去造船造自行车造枪造炮,而是东瀛的自然条件不允许啊!

  而且东瀛都护府这个地方国土狭小,虽然水稻产量极高,但水稻生产过于内卷,并不适合大量种植。

  因此都护府应当以发展轻工业,比如织棉花、纺衣服、捕鲸、渔业、林业等低附加值行业为主,让大明本土高产的农业来保障都护府的粮食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