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5章 大丰收_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5章大丰收

  七月中旬,伴随着炎热的海风,是夷州岛早稻丰收的季节,整个夷州岛进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期。

  蔚蓝的晴空,烈日骄阳,金黄的稻田随着滚滚热风掀起一层又一层的波浪,东宁府百姓们都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的香味,一眼望去,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当家的,今年粮食大丰收了!去年一亩地产350斤米,今年居然有500斤米!”一位长相黝黑的农家妇女对着男人道。

  “多亏了监国殿下的海鸟粪,否则哪里产得出这么多粮食!”男人感慨道。

  今年的夷州岛确确实实大丰收了,得益于饱含氮肥磷肥的海鸟粪,老百姓们都乐坏了,可惜夷州岛开垦的耕地主要集中在南部一带,还有很多未开发的土地。

  这次大丰收够四十万人一年的吃喝了,老百姓难得有余粮,夷州岛的粮食问题终于解决了。

  除了稻米大丰收外,东宁府的百姓还有一件事情津津乐道。

  那就是红薯和土豆也成熟了!

  “传言说新粮来自于遥远的殷洲,那里有商朝的遗民!”

  “确实如此,播种下去的时候,东宁日报报道过几次!”

  “也不知道产量如何。”民以食为天,这才是这群百姓们最关心的。

  “想必应该比我们种的这些普通粮食高很多吧,东宁日报不是说了吗,播种的时候,监国下了旨意,以后咱们愿意种新粮食,出二两银子一亩保底收购。”一名百姓分析了一会后说道。

  “二两银子一亩的价格保底收购啊,那赶紧去官府报名种新粮!”一名百姓感叹道。

  东宁府周围,那些好奇新粮收成究竟怎么样的百姓们迫不及待地去看热闹了,因为《东宁日报》说了,今天就是收割新粮的日子,盛情邀请广大民众前去参观。

  对于收割红薯和土豆,郑克臧早有准备,时间一到便在《东宁日报》上面刊登新粮收割的方法。

  并且为了保护新粮的产出,郑克臧督促朱天贵派手下守好红薯地和土豆地,预防有人偷偷将新粮藏起来。

  这也是逼不得已的,郑克臧不想把辉煌点数浪费在兑换红薯苗上,他还想要大规模推广到全夷州岛,可不想刚收上来就被疯狂的百姓偷没了。

  不是郑克臧不相信百姓们,而是他太清楚红薯,土豆这两种新粮的产量了,有海鸟粪在,保底亩产都有一千斤,百姓们视粮食的产量如生命,一旦两种新粮的产量出来,百姓们必然会为此疯狂,会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原来红薯和土豆是长在地里的!”一个百姓在看到东宁日报上的新粮收割方法后,稀奇的道。

  说是收割,长在泥土里的甘薯和马铃薯都需要锄头来挖,或者用牛来犁。

  随着一头黄牛拉着木犁地在一块红薯地犁了过去,新粮个收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