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6章 战前总动员_启明115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论如何都无法帮助他们的事情。

  他能做到的也就是编写三十本《城防手册》,把自己从古代兵书上学到的守城办法和自己所想到的一些应对困难的奇妙方法写在上面。

  然后给选拔出来的三十个城防司令人手一本,认真研读。

  除却官府直辖和光复军新农村掌控下的这部分人口,剩下处在地主乡绅掌控之中的人口也在苏咏霖的考虑范围之内。

  考虑到这些地主乡绅本身具有一定的私人武力和防御力量,也未必愿意舍弃家业农庄进入城池,苏咏霖就决定允许他们结寨自守。

  但是这种程度的结寨自守必须建立在他们立刻行动起来的基础之上。

  苏咏霖不允许他们怀着懈怠的心思草菅人命,该做到的必须做到。

  如果做不到,重罚!

  他们所掌握的人口必须转移到拥有一定防御力的农庄或者简易坞堡内,集中起来,在必经之路上设下防御,组织自卫队进行防守。

  不过这一点对于那些地主豪强们来说,并不是什么不愿意去做的事情。

  军队过境从来都是非常可怕的,不分敌我一通乱杀乱抢根本就是常态,不管是自己国家的军队还是敌军,基本上都一个德行。

  不是每一支军队都是苏咏霖统领下的光复军。

  所以当军队过境时,有能力的地主乡绅往往会联合在一起,组织自己的佃户农奴们结寨自守,防范军队的抢掠,必要的时候和军队拼杀,一点也不怂。

  这一点根本不需要官方的要求,他们自己就会这样做。

  只是有了苏咏霖的要求之后,他们做的更快,更有目的性。

  原先河北组织起来的、受过一定军事训练的三十六个独立营属于地方武装性质,不受苏咏霖之外任何人的指挥。

  现在苏咏霖的威望摆在这里,为了训练军队也付出一定的成本,所以苏咏霖要求调兵协防,也没人可以拒绝。

  他们乖乖的交出了手中的部队给苏咏霖使用。

  三十六个独立营被苏咏霖抽调一半进入城池,和光复军正规军混编,负责三十座城池的防御。

  基本上所有城池都安排两千、三千兵马,只有少数真正的大城会安排四千、五千左右的精锐士兵。

  大部分城内守军人数并不太多。

  太多的话一者城墙上站不下,二者也会让苏咏霖手中的机动兵力减少,不足以发起最后的大反攻。

  还有一点就是如果一些地理位置不重要的小城防守非常严密,攻城方算算成本觉得不划算,就不会拼命进攻。

  至于某些大城比如河间、真定,本身意义重大,属于金军一定会猛烈围攻必然会拿下的城池,而且城墙宽深,可以架设的守城武器众多,需要操作守城武器的技术兵种也很多。

  所以这一类城池必须要安排足够数量的守军。

  当然,兵少的问题也不是不能解决。

  组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