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6章 德远不愧是老臣_启明115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科举取士,一切制度仿照我大宋,这才能在中原立足。

  而光复军虽然军力强盛,他们会治国吗?他们懂得治国吗?土地是打下来就能顺理成章上缴粮食和各类赋税让他们维持下去的吗?打江山,和治江山可真的不是一回事啊。”

  张浚这话倒是点醒了不少官员,也把赵构心中的疑惑与忧虑解除了一部分。

  张浚真的是个看问题很透彻的铁头娃,很多事情其他官员看不到或者看不透,他却看出来了。

  他讲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攻取地盘和统治地盘不是一回事。

  攻取地盘只要一支军队就可以办到,可要统治一个地方,不仅需要军队维持治安,还需要行政人才进行治理。

  那就不是军队可以办到的事情了,那需要一个政权来办。

  光复军如果真的击败了金军,必然声威大震,成为众望所归,其领导人必然对当地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可是这种影响力能维持多久,取决于光复军这支军队是否可以成功转型成为政权。

  所以确定光复军是否击败金军是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要通过观察,观察光复军是否拥有统治的能力和想法,以及他们是否已经转型为合格的政权。

  放在现实情况之中,就是观察光复军是否和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士大夫等家族建立关系,并且筹措科举以稳固统治。

  如果没有,就说明他们根基浅薄,或者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根基浅薄,那么让光复军归附大宋,就不是什么天方夜谭。

  因为他们根本不懂治理,没有治理能力,不靠南宋还能靠谁?

  如果有,就证明光复军中有高人,那么再考虑下一步该怎么做。

  但是就张浚自己看来,他觉得第一种可能性很大,第二种可能性很小。

  “以光复军起事不足二载就爆发两次内乱的事情来看,光复军高层根本不懂统治之术,全靠首领个人威望和军功统御兵马,一时是可以威震四方,可一旦长久,各种问题都会出现。”

  张浚缓缓开口道:“所以陛下,老臣以为,将此事向光复军高层阐明,再以高官厚禄显贵为饵,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很大,届时,我朝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数十万精锐兵马和能征善战之将,岂不美哉?”

  还真别说,张浚这个老家伙虽然又臭又硬,不和皇帝与主和派的口味,但是水平还是有的,说话还是能说的。

  他一番讲述,顿时让慌乱之中如无头苍蝇一般的南宋文武百官有了一个清晰的对未来的观感。

  不仅如此,通过这未来的观感,文武百官们莫名其妙的找到了一丝优越感。

  赵构也是如此,经过张浚的一番指点,他发现只要顺着张浚的思路去办事,问题好像就能得到解决。

  于是他看着张浚,心中思虑万千。

  张浚是个能办事的,有胆魄的,但是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