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零五章 岛礁和泡沫_苏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情的本质。

  “把钱做成生意,这才是最顶级的大商贾啊……”老人喃喃地说了一句:“今年的压舱,比去年又多了好多。”

  年轻人说到:“听说文公在河北上了折子,说是宝钞的流通导致了河北政务更加困难,移民从南海寄回的舶来钱,让河北更加雪上加霜。”

  “加上大修两处黄河工程,导致如今河北物价腾贵,斗米已经涨到了百文,贫民的生计更加难过了。要求朝廷停建工程,与民休息,听着也有道理。”

  “你是河北来的?”老人扭头看了年轻人一眼:“糊涂!”

  年轻人拱着手:“那是怎么回事儿,还请老丈指教。”

  老商贾说道:“河北的问题,说到底就是黄河问题,两次改道之后,人民凋敝,市镇丘墟。”

  “所以不是朝廷不让人民休息,是黄河不让人民休息,要治河北民生,首先就得治黄河。”

  “如今看来,河北已经出现了钞币贬值,这是市面上钱多货少导致的现象。我要是文公,就会组织大规模的商贸活动,哪怕是跟四通商号借贷资金货物,也要让河北货物充实起来,这里边满满的全是商机啊!”

  “文公的问题,则是老派政客的老问题,就是只知道在地里刨食,还认为只有农人才是国家的生产者,而其它人,全是消耗者。”

  “一味重农,抑工抑商,人为阻断商品流通,这才是导致河北经济衰疲的原因。”

  “河北啊,缺少一个真正的干臣,苏少保那样的干臣。只可惜张赵二公已然致仕,设若二人之一按治河北,河北民生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说到这个老人一脸的不忿,从言辞来看,老人的见识也是不凡,看来也是某世家的庶子,为了家族牺牲了科名,从事商贾之业,为族中谋取衣食的那种。

  年轻商贾却是被刚刚老人的一句话吸引住了:“刚刚老人家说,河北遍地商机?”

  老人拱手道:“老夫京中善丰源掌柜李珪,敢问后生是河北人士?”

  年轻商贾也拱手:“刚刚没与丈人吐实,鄙人姓盛,家君涟水县小小一县令,我自己仕途也不通达,只好出来行商。”

  “京中其实不熟,但曾听说汴京年底有大机会,便过来瞧瞧。”

  老人正色上下看了年轻商贾一眼:“《后杞菊赋》盛知县?你这个听说,是听苏夫子所说吧?”

  年轻商贾这一刻后悔得肠子都青了,本来只是随口说说,却没想到苏夫子送给家大人的一篇文章,在京中竟然偌大名声,一句话就漏尽了家底。

  苏夫子听闻现在还在御史台没有放出来,我,我太难了……

  老人似乎知道盛衙内心里怎么想的,笑道:“放心,夫子的名声大家都是景仰的,再说了这里是什么地方?眉山四通!”

  “弹劾夫子的那三个御史,已经判了,呵呵呵,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