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大苏的传闻_苏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油吓了一大跳,我还等着前后《赤壁赋》呢,这是闹哪样?!

  赶紧将报纸和奏章接过来翻看。

  报纸是汴京时报,不过这几天苏油太忙碌,吃住都在军机处,连扁罐漏勺都好几天没见着了,更没有时间看报纸。

  报纸现在也是读者至上,内容变得半文半白,阅读难度比最初的报纸内容降低了很多。

  就见上边登载着一条消息:

  岳州商贾传言,黄州仲夏,大苏与数客饮讫独归。

  江面际天,风露浩然;月色莹皎,动静可人。

  大苏有当其意,乃作歌词,挂冠服与江边,拿舟长啸,飘然而升仙。

  其词曰: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靠!

  再看奏报,乃是岳州太守送来的,内容和报纸刊登的差不多,也是说大苏这首词哄传江南,州中人多说大苏命舟入海,羽化登仙了。

  看了奏报,苏油这才松了一口气:“都是传言不实之词,陛下不必烦恼,没有的事情。话说这都第几回了?”

  第三回。

  第一回是苏轼在黄州得了红眼病,一个月没有出门,过客相以为死矣。

  有人告诉了当时在许昌的范镇,范镇伤心不已,痛哭一场,命儿子送金帛去吊哀。

  儿子说这只是传闻啊?要不父亲你先写封信……去问问清楚再哭?

  结果派仆人去一问,“子瞻发书大笑。”假的!

  第二回是苏轼移东坡,城里人不知道,结果又传言苏轼死了,传到京师赵顼正在吃饭,推案而起,叹息再三,直说:“才难。”

  还是侍讲蒲宗孟劝道:“日来外间似闻此语,亦未知的实。”

  最后又是一个大乌龙。

  结果这次又来,赵顼皱着眉头:“一而再,再而三,就怕成真啊……”

  苏油将报纸和奏章放下:“陛下放心,多半是大苏这首词作性灵勃郁,的确有几分仙气,传到外州被人加以牵强附会,编造成了故事。”

  “至少臣前段时间收到的家书里,大苏只说眼疾已经好了,加上劳身节食,感觉更加清健,也没提别的事情。”

  赵顼又担心了:“更加清健,这不还是要……”

  苏油在心里偷偷翻了个白眼:“黄州如今也是运粮入洛的重要中转地,到任之后开荒种地,手自衣食,这是一州通判该干的事情?!”

  “因此我去信切责了他,要他对运粮之事上点心,哼哼哼,‘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是颇有怨言啊……陛下,要不再罚他一年的俸禄?”

  开什么玩笑,这事情太后都被惊动了,现在只要他还活着赵顼都开心,连连摇头:“想必京中议论已然蜂起,明日朝堂上又会有波折。”

  苏油笑道:“不如镇之以静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