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9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_我的姑父叫朱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刷的排字工,这个只要认识两千个字,能准确排列就行啊!你们进学堂,一天认识六七个字,一年下来,就能来上工。我们要三千人,每月工钱一百贯起步啊!”

  就算暂时用不着,也可以招募到麾下,免得便宜了别人。

  不给他机会,就会觉得怀才不遇,谁都对不起他。

  这两位多少都有点得位不正,迫切需要功绩证明自己,而起他们本身也都是雄才大略,希望成就前所未有的功业。

  可一旦读了书,开了窍,想法总是走在能力的前头。

  朱高炽一想到自己的两个小舅子,也是挺无奈的。

  张氏心怦怦乱跳,越发想把兄弟送进去了。

  只有账房先生的能力,也会觉得自己可以当内阁首辅。

  只不过她恰恰猜错了,叙谈那边不是门槛太高,而是根本没有门槛

  想想当初吧,是为了救济流民,才设立的学堂。

  所以对于朱棣来说,他需要走出朱元璋的阴影,建立属于自己的功业,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朱高炽愣了片刻,哪有马的腰是弯的?

  “大家伙看仔细了,我们是赵王麾下,民间邸报社……我们这边招文书,会写文章的,能针砭时弊,文笔出众的,暂定一百人。”

  要不然朱瞻基也没法动不动就考第一了。

  他们辛苦读书,学成本事,却没有施展的舞台。

  提到太宗二字,最为人熟知的自然是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夺下了天下。

  学堂的地盘不够大,装不了这么多人,老师也不足,没法给这么多人上课。

  这可不是小数啊!

  老百姓怦然心动。

  “娘,孩儿太惨了,我需要补偿。”朱瞻基见到了老娘,岔开两条腿,一扭一扭,像是可达鸭似的,扎进了张氏的怀里。

  如果仔细对比,就会发现,朱棣的处境更难一点……毕竟你能把李世民和朱棣放在一起比较,谁更厉害,还不好说,总归是能比较的。

  张氏都傻眼了,堂堂太子,要送个人进去,还不是手到擒来?

  居然要走后门?

  招工!

  没读书,不识字的时候,还能安下心,老老实实承袭家业,老爹干啥,自己就干啥,子承父业。

  或许这个私塾,能给自己答案?

  朱棣思前想后,还不得要领。

  原来他的大腿内侧已经磨的红肿,有些地方皮都磨破了,渗出了血水,着实是够惨的。

  可现在学堂的名声打出去了,成千上万的应天百姓,带着孩子登门,想要过来读书,谋个出路。

  和钱庄相对,一面蓝色的旗帜,迎风飘扬,上面也有两个大字。

  经过层层选拔,能过关斩将,参加殿试的读书人,固然都是少有的人才,但是这些人也都被彻底驯化,满肚子都是孔孟之道,朱子之学,这样的人,又能有什么与众不同的见解?

  就在思索签不签字的时候,那边又有人喊出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