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9章 大明至上_我的姑父叫朱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放在一边。

  “蹇尚书和夏尚书是朕的左膀右臂,至于定国公,也是朕倚重的臣子……朕视你们为股肱。”

  谁让你总是挖坑,这回把自己也埋了吧!

  朝臣刚要谢恩离去,朱棣又补充道:“吏部蹇义,户部夏原吉,还有定国公徐景昌,你们三个留下。”

  天子把臣子当成股肱,臣子就要把天子当成腹心。

  “这话不错,但大明能只有儒家吗?”徐景昌又把皮球踢了回去。

  眼瞧着朱棣陷入沉思,蹇义暗暗松口气,但他还不敢彻底放松,毕竟旁边还有一头恶虎呢!

  三个人里面,也只有徐景昌胃口不错,吃了个七分饱,其余两人,就是随便应付一下,根本没有心情多吃。

  有本事咱们互相伤害啊!

  朱棣笑道:“蹇尚书,你忠心国事,朕是知道的,不必如此,你只管说吧。”

  一时间徐景昌又成了孤家寡人。

  此时的儒家已经和西汉的儒家不一样了。

  蹇义哼道:“确实,如果定国公想说本官也是尼山鸿儒会的人,我也认了……毕竟我和定国公共事许久,也得到了令尊的推荐。说起来,你们徐家更适合成为尼山鸿儒会的成员。”

  “陛下乃是君父,是天地纲常之首!”

  家国国家……

  不管儒家把天子捧得多高,以君父呼之,但说到底,这是儒家给皇帝的,不是皇帝自己的……

  这么一来,局面骤然变化。

  朱棣一阵沉吟,徐景昌竟然也跟着道:“臣也附议!”

  蹇义再度磕头,“陛下,诸子之学,固然有可取之处,可有百家,就有千家万家!大明朝有六千万人口,就有六千万颗心……如果放任百花齐放,到时候人心思变,天下大乱。就不可收拾了。当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便是这个心思。彼时汉儒已经并非孔孟之儒。传到今日,程朱理学,乃是我大明官学。程朱理学,兼容并蓄,收纳百家,博采众长。作为官学,并没有摒弃百家的问题,相反,还能收拢人心,安定天下,臣恳请陛下明察,切莫轻易撼动官学,以免自断根基啊!”

  “陛下,臣有几句话,要冒死上奏。”

  老夏刚说完,立刻刘儁、郑赐、郭资,还有其余重臣,纷纷站出来附议。

  蹇义慌忙道:“陛下天恩,臣感激不尽。”

  这个天下,谁说了算!

  朱棣深深吸口气,“退朝吧!”

  蹇义冷冷道:“我是大明臣子,受陛下洪恩,自然是一心为国,不敢有半点不忠!”

  “蹇天官,如果我没理解错……伱还是支持孔孟之道的?”徐景昌发问道。

  “大明离不开儒家!”蹇义低吼道。

  所谓尼山鸿儒会,只是满足了大家伙的幻想。

  看戏看得成了主角,吃瓜吃到了自己身上……蹇义不惜把徐增寿推荐他的事情说出来,拉徐景昌下水,弄得人人皆可尼山鸿儒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