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7章 徐家好儿郎_我的姑父叫朱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之前咱们就讨论过了,许多人面对君父的时候,就说皇帝有些事情不知道,要靠着官吏辅佐谏言,匡扶社稷。结果呢,要问百官比天子多知道多少,却又说不上来,尤其是下面的官吏,很多都靠着各种各样的师爷,帮忙处理公务,上下两张嘴脸,实在是让人费解。”

  又是旧事重提,你打算直接招募师爷当县令吗?

  现在一看,所谓恩科,不就是给师爷小吏一条成为县令的路吗?

  转了一大圈,当初的戏言,竟然让徐景昌给鼓捣成功了。

  这小子还真是锲而不舍。

  朱棣听到耳朵里,倒是颇感兴趣……朝堂的政务复杂,选出一些优秀的年轻人,让他们慢慢观政学习,历练十几年之后,担负一些重任,这没有问题。

  但是地方上直接派新科进士,就有些草率了。

  四年靖难下来,朱棣是深刻理解底层官吏的价值。

  那些能干的知县,既能供应军需,又能组织百姓种田,两不耽误。

  可有很多废物的地方官,民夫征不到,粮食送不上去,地方民生还弄得一团糟,许多老百姓四处逃亡,十室九空。

  知县就是百里侯,是普通百姓的青天大老爷。

  不派点能干的人,绝对不行!

  朱棣隐隐冒出一个念头,恩科必须坚持下去,尽量选拔出一些人,充实地方,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落实自己的想法……想要干大事,就不能没有人!

  这一次的恩科,值得推敲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眼瞧着天子怦然心动,朝臣们生怕再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话来,尤其是蹇义,不得不挺身而出,“陛下,有人长于办事,有人长于调动,地方用人,并非小事,不如从长计议?当下还是尽快把殿试的名次排出来,昭告天下。这也是朝廷的大喜事,接下来还要安排这些新科进士的官职去向,千头万绪,半点马虎不得。”

  蹇义这话也有道理,徐景昌盘算了一下,此番殿试,已经是大获全胜,先把胜利果实拿到手,然后再继续攻城略地。

  不光是他,解缙也是这么想的。

  毕竟他们实在是太孤单了,算来算去,就总结出“四丑”,这说明他们的实力也太弱了,好歹要四十丑,四百丑才好啊!

  接下来的阅卷,相对顺利了许多,朱棣喜欢什么,大家伙都清楚了。

  凡是能提出有用建议的,都排名靠前,越是有操作性,就越是得到朱棣赏识……

  只不过阅卷到了最后,有两份卷子,让人难以抉择。

  其中一份,就是曾棨的。

  朱棣拿在手里,坦白讲,第一印象,他也想给个状元。

  真的,无可挑剔!

  但是一看内容,又让他摇头。

  “老生常谈,都是老生常谈!一个新科进士,却是如此暮气沉沉,莫非说一路科举下来,把锐气都消磨光了不成?”

  “这样的人,朕……”

  朱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