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4章 徐景昌,你该成婚了_我的姑父叫朱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他自己想出来的。解缙不由得五味杂陈。

  看起来自己往后也没法独领风骚了。

  毕竟这个对手实在是太强了。

  再看朝堂诸公,有些功底扎实,脑筋敏锐的,已经意识到了,所谓更改官学,推翻理学的事情,已经是板上钉钉,再也没法扭转了。

  其实回头看,这段时间的争论,归结起来就是一件事,皇帝的权力!

  这似乎是废话,毕竟儒家极力推崇,天子乃是纲常之首,万民君父,九五至尊,口含天宪……还有人敢怀疑皇帝的权力吗?

  但是别忘了,这些桂冠都是儒家给的,也只有在儒家框架之中,尊奉圣人之道,天子才有这些。

  大概的意思,国王继位,要经过教宗加冕。

  虽然儒家没有这么说,历代文臣也没人敢这么想,但是历朝历代,都要尊奉衍圣公,其中的道理,也有类似的地方。

  至于朱棣把衍圣公从曲阜带出来,弄到了应天,大约可以理解为阿维尼翁之囚吧!

  而黄观的主张,则是从根子上把儒家置于皇权之下,你孔圣人孟圣人,不过是提供想法给天子而已。

  天子接受儒家主张,并且以儒家治国……天子才是儒家的核心,才是最关键的那个。

  徐景昌以知行合一来总结,也算是恰如其分,只是不知道日后王阳明又会悟出什么了?

  现在的问题,天子既然是儒家核心,那天子要调整治国方略,还有什么不可以的?

  再有,解缙主张赵宋灭亡,正统断绝……放在过去,大家伙都不愿意承认。在读书人看来,王朝虽然灭亡了,但衍圣公还在。

  元朝皇帝也要尊孔,也要按照三纲五常治国,也办了科举考试,道统还在,改朝换代而已。

  可是一旦把皇帝和儒家绑在了一起,中原天子死在了崖山,自然而然的道统断绝,再无任何异议。

  朱元璋建国,就是重兴道堂,再造中华,这事情也是顺理成章了。

  大统之争,尘埃落定。

  大明朝既不是承袭韩宋,也不是承袭元朝……殿兴有福的荒唐说法,也土崩瓦解了。

  如此一来,朱元璋就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重建道统,再兴华夏的第一人!

  老朱定位妥当,朱棣也就轻松了。

  为什么要靖难起兵?

  因为建文帝推翻了老朱的国策,背弃太祖皇帝教诲……朱棣起兵靖难,就是拨乱反正,顺天应人。

  道理说到了这一步,已经是无可争辩。

  朱棣脸上满是欢喜的笑容,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争论,朕的地位再无争议,当真是如释重负。

  有人或许不明白,朱棣已经赢了靖难,坐上了龙椅,掌握了大权,还在乎这些虚无缥缈的事情干什么?

  这就好比一台机器,缺少润滑油也不是不能运转,只是很容易嘎嘎作响,磨损严重,毁坏得快。

  而道理上说通了,就等于增加了润滑油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