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8章 准备迁都_我的姑父叫朱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句话,这是自家人畅聊,外人没资格掺和。

  “徐景昌,你说说,现在北平怎么样了?”朱棣好奇道。

  “回陛下的话,如今北平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百业兴隆,一切都好。”

  朱棣笑了,“那好,朕问你,迁都怎么样?”

  “那更好了,臣正想和陛下说呢,不要听应天那些人胡说八道……迁都北平,正好平衡南北,发展北方,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边防安全,都作用巨大,好处多多。陛下要迁都,那是深思熟虑的妥当举动,绝对是利国利民的。”

  朱棣兴奋一拍大腿,环顾两个儿子,又对徐皇后道:“你听听,这话说得多好!朕当初就该问问景昌的意见,朝廷诸公实在是太让朕失望了。”

  徐皇后笑道:“那可不,这是咱们侄子,一家人,肯定和那些人不一样。”

  朱棣又迫不及待道:“景昌啊,听说你还拟定了方略,想要迁都,需要怎么办?”

  徐景昌正色道:“臣反复推算过,如果迁都,大明朝廷需要编列两万万两白银预算,方才能成功。”

  “什么?”朱棣都有点傻了,“你说多少?你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

  就连朱高煦和朱高燧都挪了挪屁股,贤弟啊,你可真敢说,现在大明岁入才多少?真要是像你这么说,怕是要二十年不吃不喝了。

  当初朱元璋定都应天,也没有花这么多钱啊!

  “启奏陛下,如果迁都,首先第一条,那就是粮食,大运河必须整修。毕竟靖难之役中,运河多处破坏,重修运河,需要一千万两以上,而且每年还要投入二百万两维护。这还不算打造漕运船只的钱。”

  朱棣哼道:“用不了这么多……工部报的预算是三百万两。”

  “他们没算征召民夫的钱,如果陛下还向以前那种,无偿召集民夫,山东必反……吧陛下可以去问袁纲。”

  朱高燧也连忙道:“父皇,此事孩儿知道一些,山东属实太苦了,袁巡抚顶着身败名裂,把孔府田产还给老百姓……好些山贼土匪都招安了,看样子没有三年五载,别想恢复。要是大举征召民夫,只怕现在做的,功亏一篑。”

  朱棣听得眉头紧皱,没法无偿征召民夫,想要修运河,开支肯定非常巨大。

  “景昌,朝臣没说此事,你们却是这个看法,道理何在?莫非要哄骗朕?”

  徐景昌笑道:“陛下,过去您要迁都,朝臣反对,如果您下定决心,一定要迁都,他们不敢明着反对,那又会怎么样?”

  朱棣一怔。

  朱高燧笑嘻嘻道:“自然是加倍了……如果真的闹出了民变,他们就会说是父皇迁都闹的,骂名就让父皇背,可以逼着父皇下罪己诏,甚至打消迁都的念头。”

  朱棣大诧,“老三,你这都是听谁说的?”

  朱高燧道:“孩儿这不是管着邸报吗,接触了不少文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