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7章 铁血宰相_我的姑父叫朱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煦已经明白了徐景昌的打算,既然如此,还是赶快布局,别浪费时间了,谁也跟钱财没仇。

  一番聊天下来,徐景昌不但和朱高煦和好如初,而且还更进一步,这俩人勾肩搭背,比亲兄弟还亲,这份本事当真让人汗颜心惊。

  而且伴随着徐景昌摆平了二王,接下来更重要的事情就提上了日程。

  徐景昌立刻召开通政司会议,邀请各部尚书,在京重臣前来。

  这事情就充满了有趣的地方……最初徐景昌搞了通政司旬会,朱棣把众臣弄到了武英殿,由天子负责议政会议。

  按理说权柄上交,已经归属了朱棣。

  但是伴随着徐景昌重新出任通政使,他就开始给朱棣递各种报告,种种评估,每一份都是洋洋洒洒,三五万字都是少的。

  动辄十万字,有历史沿革,有现实状况,还有对应策略……每一份都是言之有物,非常关键。

  只是这玩意实在是太多了,朱老四不是他爹,根本招架不住。

  什么都拿到了武英殿议论,那根本就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所以朱棣不得不悄然放手,在武英殿议事之前,先在通政司,进行一个通气会,主要朝臣确定重点,归纳方略,然后去君前商讨,最后裁决拿出最终结论……

  没错,徐景昌又把权力拿了回来。

  说是事先通气,但是以徐景昌的强大掌控能力,完全可以主导会议,提前确定武英殿议事的调子。

  “蹇天官,夏尚书,还有诸位同僚……我费尽心思,说动陛下同意出售二王的产业,可不是给大家伙一个吃大户的机会,更不是把这些庞大的产业,瓜分了之……而是因为掌握在二王手里,别人根本迈入其中的门槛都没有。赚钱太容易,也让人不思进取,只是靠着权柄,维持利润。”

  “而正常的商业竞争,必须是技术的比拼,价格的较量……毕竟愿意为了信仰花钱的人数量有限。如果靠着朝廷特殊,然后大发利市,那就把丝绸弄成了盐铁,不是大明之福。”

  徐景昌侃侃而谈,“接下来会分别出售,到了市面上,价高者得。拿到了产业的商人,也不能坐享其成,必须拿出真正的本事,要管得更好,织出更好的丝绸,如果做不到,买到手的产业,也会经营不下去,甚至会被其他人兼并。”

  “假如若干年后,有更厉害的商贾,一统整个纺织行业,也不是不可能。”

  “有同僚或许会疑问,现在是汉王垄断,换成别人垄断,这不是背着抱着一样重吗?其实这里面是完全不同的。汉王是得到了朝廷付出,占了先机。而接下来要想一统纺织行业,就必须靠着真本事,靠着技术、管理,靠着商业手段,才能成功。在这个过程中,咱们大明的纺织行业就会得到长足进步,相关的行业,也会飞速发展。有关工商业的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