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6章 番外二_汴京梦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骂司马光“村夫子”。

  去岁末,旧党违反程序将党羽安排进台谏,章惇向高太后抨击此事,旧党遂以“语涉轻侮”太后、“用心不忠”等风闻之言将他指为奸臣。

  如今章惇还没认怂。

  没认怂的结果是,二月,章惇罢政,出知汝州。

  十月改任杭州,又被旧党认为“不当移任大郡”,复任汝州,反复折腾之下,为免遭更大迫害,章惇自请罢职,以迎养父亲为由闲居苏州。

  苏州距离江宁不远,元祐二年四月,章惇去了江宁一趟。

  去岁王安石逝世时,正当旧党得势,门生故吏俱怕受到牵连,没人敢往吊唁。

  得知王安石死讯,远在京师的司马光给吕公著写信,“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以至于此。今不幸谢世,反复之徒必诋毁百端”,建议朝廷“优以厚礼”,以振浮薄之风。

  这便是司马光君子的一面,也是其对王安石最后的仁慈。

  罢相以后,据说王安石绝口不谈政事,甚至厌恶客人在他面前提起任何有关朝政之事,又于江宁城东门外辟了座园林,命名“半山园”,自此隐居山林,过着如隐士般的生活。

  那位对他有着“卵翼之恩,父师之义”的王安石,曾评价他“吏文粗疏,然有机略,胜王韶”的王相公,罢相之后寄情山水田园,写下的诗句精致漂亮,是他这辈子也赶不及的。

  章惇性格高傲,未尝服人,却是真心实意佩服王安石。

  他去了趟半山园,这处王安石经营居住数年,后捐为佛寺,由赵顼命名为“报宁寺”的地方。

  庐舍竹斋,草木花圃,一切陈设再简单不过,与文彦博、富弼等旧宰相在洛阳辟的精雅园林却是无法相比,料来王安石也不在意。

  池里锦鱼跳跃,枝头黄鹂啼啭,放眼望去,满目杏花开得缤纷绚烂。

  章惇从园里出来,意外见到王雱。

  两人皆有些怔,最终还是王雱先喊了句:“......子厚叔父。”

  坐下闲聊,章惇问他近些年在做甚么,王雱道:“读书,著文。”

  “怎不考功名?”

  “如今的朝堂,进去又能做何。”

  章惇顿了顿,正欲替他爹教育他一番,王雱率先笑道:“玩笑罢了,考还是要考的,做官为的是百姓,不是意气,况我爹希望我考取功名,为国效力,我自要完成他的心愿。”

  章惇拍拍他背:“好贤侄。”

  王雱末了又添一句:“若考得不顺心意,大不了还可效仿子厚叔父,弃了敕诰而走。”

  他说这话时眉眼里透出一股不羁之气,青衫挂在瘦长身骨上,洒落隽秀,极是出尘不凡。

  这小子,尽挑着爹娘的优点在长了。

  与王雱分别后,随意进了座茶肆歇息,里头说书人正讲段子,仔细一听,竟还是他熟悉之人的段子。

  “这王相公与苏学士虽政见不合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