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1章 关中大丰_晚唐: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1章关中大丰

  次日,大明宫延英殿。

  硕大而又逼真的大唐全国沙盘,让张承业极大震撼,而全国沙盘旁边,还有个一半大小的沙盘。

  “这是两川,这里是汉中。”

  张承业一眼就识的小沙盘,沙盘还用小旗标注关隘城池,山川河流表示的一目了然。

  孙揆拿出关中的行政区划分图。

  皇帝陛下道:“两川汉中也按此例来分,分成三到四个州。”

  张承业有点蒙,琢磨了一会儿关中行政区划分。

  李晔在一旁道:“如此划分一为裁撤冗官,人尽其用,二为犬牙交错,方便朝廷治理,比如这汉中之地,还是要划数个县给凤州的,褒斜线由凤州控制。”

  李晔这么一解释,张承业便豁然开朗,跟聪明人说话,自然轻松很多。

  “如此,这两川门户剑阁,便要划到汉中?”

  “便是此意!”

  李晔又道:“先划个大概出来,还有各处关隘驻兵,兵部也要有个章程,西川茂州临近吐蕃,此处也是紧要。州郡上下官员,牛侍郎也要拟个名录。”

  “诺!”

  李晔令人搬来大唐的地理志,一一校正,诸事琐碎之处甚多,当然这也不需要皇帝亲力亲为,李晔要做的就是盯着各件事的进展。

  在秋收之前,李晔还赶着开了一期士官学习班,学习期四十天,左虎威军,左神威军尉、校、队各级军官都来上课,合格的直接官升一级,当然这也是虚领的,原来在军中的职位不变,但副官可以享受正官的待遇,扩军后可以直接上任,任正官。

  这也是大唐禁军的老传统了,军中军官的比例很高,可以随时拉出一支军队的架子,填充上士卒,便成一军。

  时间过得很快。

  绢布的产量从一天百余匹,渐渐一天可以生产两三千匹,大批绢布投放到市场,市场上价格随之暴跌。

  一匹标准绢的价格从三贯,一下子落到了一贯多,而掖庭宫生产的大件价格也就稳定在四贯左右,即便如此,利润还是很丰厚的,李晔让内侍赵喜按章纳税。

  张承业跑过来说道:“陛下,皇家田地商铺产业是不用交税的!”

  李晔摇摇头:“朕的天下,所有人都要纳税,包括朕。”

  两成的税,一年也有几十万贯进到户部的府库。

  规矩,从才开始就要定好。

  张承业一回到长安就忙的双脚不离地,除了织造局的事,还有蜀地行政区的划分。

  但这还不是李晔最为关心的,放在心头第一位的始终是秋收。

  户部上报的关中田册,朝廷治下的关中良田有3000万亩,中田有8000万亩(注:有考据的,明朝时期,朝廷统计陕西可耕地是2800万市亩,约和11200唐亩,专家考证唐朝的可耕面积应该略大余明,此数值跟明持平。)

  无人耕种的荒芜田地有四成,主要在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