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3章 改革(二)_晚唐: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3章改革(二)

  思想建设,思想建设。

  皇帝陛下的前身便是一个政工干部,很清楚这一点,要让这些当兵的知道为什么来训练,为什么而战!

  当战争涉及到自身的时候,事情就很好说了。

  汴京同样设了朱雀大街,正对着皇宫承天门,汴京最高的建筑并不是皇宫的太极宫,而是在朱雀大街正中的英烈殿,英烈殿里供奉这大唐建国以来所有为大唐战死的英烈,而英烈殿的后面这是拥有一百零八个宫殿的建筑群,这个建筑群有个前所未有的名字。

  “大唐皇家军政监!”

  皇帝陛下亲自担任军政监祭酒(校长)。

  看着殿内一个个脑袋,皇帝陛下找到了久违的感觉,是的,前世开大会的感觉,下面都是各军的指挥使、副指挥使,都指挥使、都指挥副使,以及司马、度之、功曹等高级文吏。

  兵部尚书时溥、五军大都督府在京的各大都督,以及宰相,六部官长在皇帝陛下的两侧。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又皇子列席,德王李裕、李锲、李栩,一个十三岁,两个十一岁,与诸将士一样,在迎面位置,至于晋王以及淑妃的幼子,才两三岁的小屁孩,自然没有让他们来凑热闹。

  皇帝陛下喝了一口谁,神色自若的看向诸将,对诸将而言,这样的场景可不多见,诸将中,官职最高的自然是安居受,任昭义军指挥使,兼昭义镇节度副使。

  这也是为数不多的还没废弃的藩镇,当然,说是藩镇,也是有名无实,昭义节度使还是大唐宰相韦绍度,不过韦绍度已经很久不管昭义镇的事了。

  而在皇帝陛下正下首的位置,来了一个新人,便是原平卢镇的押衙刘鄩,被皇帝陛下收到翰林院担任翰林。

  历史上刘鄩亦文亦武,也是个帅才,关键是年轻,才二十二岁,是皇帝陛下有心培养的才干,刘鄩的前任便是现在的河北西道布政副使郭崇韬。

  此时刘鄩铺好纸,握着笔,是要记录皇帝说的话的。

  “众将士,朕想问你们一句,诸军在战场上厮杀拼命,到底为了什么?”

  “有人说是为了朕,又有人说当兵吃粮,为了钱,有人说是为了大唐……”

  “这都是对的!”

  “若是没有军人,外族将屠杀我们的同袍,强盗将掠夺我们的女人,是你们保卫了大唐,让百姓可以安居乐业!”

  “在朕看来,军人是高贵的,与读书人一样,是受百姓爱戴的……”

  孔玮眉头微皱,皇帝陛下又来私货了,此言一出,将这些不认字的丘八,抬高到与读书人一样高的位置,怕是那些读书人不会认同啊!

  可不认同又怎样?皇帝陛下威势日重,无论在朝廷还是在军界,甚至在民间,受到万众爱戴,这不起眼的声音,只会受到更多的抨击。

  而下面的诸军将领,已然渐入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