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71章 环球航海_晚唐: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1章环球航海

  皇帝陛下的想法无时不刻的影响着大唐各行各业的发展。

  比如织布机、纺纱机,十年来,已然更新换代了数次,织布的效率比起第一代也提升了数倍。

  比如炼铁,大唐的工匠们发明了可以连续填料的高炉,可以不断地炼出生铁。

  可惜的是,没有科学的化学理论来指导,填料的多少完全靠经验,有时候能炼出好铁,甚至好钢,但换一种铁矿石,炼出的都是废渣。

  加上对铁水温度,也是靠经验,能不能炼好,还要靠运气。

  不过进步是肉眼可见的。

  而帆船的变化更是显著的,大唐的海船大多是在原来的荆南制造的,成汭督造。

  皇帝陛下要把船建造的窄一些,船底深一些,出海的时候,压上压舱石,船帆也从方形帆,变成三角帆,桅杆中间大,两头小,三根桅杆,配合一大两小三面三角帆,再加上舵手配合,竟然可以用“之”字形的航行方法,进行逆风行驶,直接巅峰了唐人的认知。

  虽能想象,帆船能逆风行驶,这直接解锁了航海的桎梏。

  原来航海,一艘大船还要配备几十名摇浆的水手,现在不需要了。

  至于调整帆的方向,怎么转向,怎么让船行驶的更快,就不是李晔能做的了,大唐的能工巧匠太多了。

  皇帝陛下十年前就下诏,不管是造船、航海技术、还是纺织、炼铁,各行各业,凡是能让技术进步的,除了得到丰厚的赏赐,还可以封爵。

  到现在为止,封爵的能工巧匠已经一只手数不过来了。

  可李晔还是不满意。

  一个定位技术,把皇帝给难住了。

  在契丹草原上,没有向导,大军就跟一个瞎子一样,茫茫草原,不知道怎么走。

  而海上,更严重,跟日本最短的距离也就一千里,可即便这样的距离,想要航行到日本,靠的不光的经验,更多的是运气。

  “角度,角度!”

  “假设帝星的位置永远不变,通过测量北极星的角度,能不能判断出位置。”

  刘鄩的数学水平提高了很多,李晔已经能跟他讨论一些问题了。

  皇帝陛下将直角平均分成九十份,定为九十度。

  将南北方向叫为经线,将东西方向叫纬线,用经线纬线来确定位置。

  而帝星也就是紫薇星、北极星,几乎跟地球转动的轴是对齐的,所以在北半球来看,北极星几乎是不动的。

  这样一来就好办了,以人站立的点观察北极星,测出观测的方向与地平面的夹角,不就是纬度吗?

  而在北极,北极星就在头顶上,纬度就为九十度。

  至于经度,那就麻烦多了,大唐没有精确的计时器,若是有钟表就简单多了,比如以大唐长安为零度,正午的时候为零点,一天设为二十四小时。

  你所在的地方在正午的时候,为八时,只要用三百六除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