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0章 京城水患_不明不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0章京城水患

  可能是老天爷不太赞成装神弄鬼,还没进入八月,一场毫无征兆且来势凶猛的大雨把洪涛浑身的神迹全给洗干净了。

  这场雨刚开始普普通通,但下过一夜之后丝毫不见减弱,伴随着能把大树吹倒的东南风越下越大,足足下了两天三夜。

  雨还没停,京郊各地的奏报就来了,内容只有一个,水患!京西、京北的山区雨势更大更急,只一天多就导致多处山洪暴发。

  如果仅仅是山洪暴发倒没什么可怕,在这个年代的京郊北边和西边村庄比较少,大多建在半山腰,很少有人会住在河道附近,尤其是比较容易发泛滥的河流。

  洪水顶多就是阻断交通一段时间、淹没一部分位于自然泄洪区里的农田。反正农户们也是自给自足,在家忍个把月也就没事儿了。

  但这次的洪水有点猛,京东和京西两个通往海河的水系来不及容纳,只能向两岸溢出。它们满了,连锁反应就开始了,先是多条支流满溢,然后就是城区里的水排不出去,形成了倒灌。

  整座北京城除了紫禁城和几处高地几乎都被淹了,水位最高的地方有一米多,金水河、太液池、积水潭、南海子都满满当当的。

  突然遭此大难,朝廷自然要重视,于是内阁大学士和六部九卿再次云集养心殿东偏殿,和皇帝一起展开了廷议,打算用最简单的流程做出决断,到底该如何救灾,怎么个救法。

  最终的决议就是暂不启动《赈灾新法》,原因很简单,皇帝认为京城并不缺粮,只待大水一退运河马上就能恢复,以现有的存粮支撑两个月足够。

  但这个结果显然并不受在场多一半官员的认同,虽然皇帝说得句句在理,还有户部、工部的账册佐证,礼部尚书李廷机还是带头发起了责难。

  “京师久雨不止,是上天对宫廷和邪臣的报应。今陛下久婚不育,诸臣悠悠,莫以为意,大臣私相植党。古人有言:不令不宁,百川沸腾。今日之事,诚足寒心,不能仅仅斋祷为文,亦请郊庙以为消灾灭祸之方。”

  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皇帝结婚好几年了还没有子嗣,明显失德,朝廷里也有官员结党营私,结果得罪了老天爷,这才糟了天灾。光在家庙里念念经没用,赶紧沐浴斋戒去天坛祭拜,乞求老天爷网开一面才是正理。”

  “……李尚书所言有理,朕这几日隐疾犯了,坐立不得,如此去了怕是对上天不敬。这样吧,福王还未离京,由他代替朕去天坛祭拜。朕为天子,福王是天子的弟弟,都是一家人,上天必能明察秋毫,不会怪罪的。”

  该去天坛祭拜吗?按照惯例还真该。古人对天灾认识不够,解释不清,只能归于上天责罚。责罚谁呢?老百姓太多不好找目标,皇帝就一个,脑袋还大,戴这顶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