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四二章 奥斯曼的使者_1635汉风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数年的消耗战。

  若是奥斯曼帝国海军拥有一支强大的海上舰队,则不仅可以完全封锁克里特岛,与威尼斯结束无休止的拉锯战,还能保护地中海帝国的沿海领地,重振奥斯曼帝国海上的雄风。

  在与哈布斯堡王朝的战争中,欧洲发展了星形要塞,这是奥地利在边界建造的一种低堡要塞,这种要塞须经长期围攻方可攻破。土耳其对这种堡垒显得毫无办法,帝国以往所使用的大炮都也变得无效。

  不过在两年前,活跃在地中海阿尔及尔的巴巴里海盗却从遥远的东方获得了许多性能优良的火炮,并且其中不乏24磅加农重炮,在欧洲争夺个别要塞的小型战役中,发挥了不错的效果,引起了奥斯曼帝国高层的注意。

  荒唐怠政的易卜拉欣一世已经在1648年遭到废黜,由他年仅6岁的儿子继位,是为穆罕默德四世,但朝政由其祖母皇太后柯塞姆把持,实施“垂帘听政”,柯塞姆掌权期间,奥斯曼皇宫中嫔妃和太后的权力达到了巅峰。

  柯塞姆祖母皇太后虽然积极干预朝政,但没有任何治理国家的志向,只是为了维持自己的权势和奢侈生活。对于持续消耗国家财富的克里特岛战役,感到无尽的厌烦,曾多次发出指令,要求领兵的将军们能早日结束这场绵延不绝的战斗,将帝国的军力转移到日益严峻的欧洲战场。

  因而,作为奥斯曼宫廷派来的使者,穆拉特·萨利姆·埃森利见到型制巨大的“汉和”号战列舰后,便萌发出为奥斯曼海军采购一艘的想法。要知道,在整个基督世界,是没有国家愿意将战舰这种作战武器售于奥斯曼帝国。

  至于他们欧洲盟友--法兰西,出于地缘政治的关系,也不希望奥斯曼的海军过于太强大,自然也不会支持奥斯曼扩充海上力量。那么,这个遥远的汉洲,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4月26日,珍珠港(今澳洲西北港口小城布鲁姆)。

  巴巴里海盗一行十五艘船抵达珍珠港码头时,意外地收到齐国移民部和商贸部的通知,该批“货物”不需再前往建业城交割,而是在珍珠港直接交付。

  一千八百多名欧洲女奴和波斯女奴在进行了初步的交验后,被安置在城中临时移民点,等待前往桂州府(今澳洲墨尔本市)的移民船转运。

  鉴于去年和今年汉洲本土大范围的干旱少雨,致使全国地区除桂州府外,粮食作物严重减产,为了缓解北部和东部地区的粮食供应紧张,今年度的移民分配,破天荒地开始向桂州府和威远岛(今新几内亚岛)倾斜。

  桂州府直接获得了一万四千多的移民配额,占今年度移民总额的近四成,而威远岛也获得八千多名移民配额,剩下的一万四千多移民分散安置于北部和东部数个府县。

  因而,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