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7章 有奸细(求月票)_我的投资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工初选过一次,觉得不错,才能发到他邮箱里。

  不是他懒政,而是商业计划书太多了,根本看不过来。

  远景资本在美国也不是藉藉无名之辈。

  托夏景行的福,远景资本在美国年轻创业者中,名气不小。

  脸书估值百亿美金,虽然他已不再担任CEO,但年轻创业者还是视他为偶像,希望能够获得他的指点,或者投资。

  当然,部分种族主义者还是视他如仇敌,觉得他打劫了美国。

  远景资本目前也搭建了官方网站,还在上面附上了邮箱账号,创业者可以自由投递商业计划书。

  另外,远景资本还在脸书开通了企业账号,建立了一个公共主页,付费推广了一轮。

  广告投放人群很精确,瞄准藤校在校学生,以及硅谷科技公司的职员。

  这两类人,是科技创业者的重灾区,要么有想法,要么有经验。

  烧了不少广告费,远景资本的脸书账号已经积累了50万粉丝。

  所以,哪怕不去找项目,创业者自己也会找上门来。

  立春基金的职员才是遭了罪,需要审核的商业计划书,多得完全数不过来。

  每天不用干别的,尽看商业计划书了。

  这也是夏景行要求的,多看商业计划书,培养商业嗅觉,做到阅PPT无数,一眼辨别好坏。

  立春基金的员工,除了几名行业老兵外,其他的,全是新招募的新丁。

  说是新丁,其实个个年纪比夏景行还大,并且履历一个比一个光鲜亮丽。

  常青藤毕业,外加至少两年投行、咨询公司从业经验。

  毫无经验的大学毕业生,是直接拒收的,风投这行,看似天天跟屌丝创业者打交道,但门槛不低。

  而投行,接触的都是上市公司、准上市公司,全是成功创业者,相反更适合年轻人去镀金,打打基础。

  夏景行之所以选择招募一群新丁,也是想试试,能不能自己培养人才,想摸索出一套成熟的人才培养方式。

  对于一家风投机构来说,这也是一种底蕴。

  把今天的十几份商业计划书看完后,夏景行摇了摇头,又是老样子,颗粒无收。

  据VC部门统计,已经陆续收到了五千多份商业计划书,差不多有5%发到了他这里。

  但直到今天,夏景行都还没看到一家自己记得名字的公司出现在邮箱中。

  前世的知名创业者,有可能人家没投递商业计划书,也有可能投递了,被水平菜得一逼的员工给漏掉了,没到他这里来。

  这个没办法,只能慢慢培养。

  一上午的时间,就在看各种财经新闻,审批回复邮件中度过了。

  期间,夏景行接了几个电话,但没有一个是马雲打来的。

  难道是想自己打给他?还是说,有什么变故?

  夏景行有些犹豫不决。

  他想了想,马雲是来开华源科技年会的,邓锋这个东道主肯定是在陪同,问问后者就行了。

  于是,他拨通了邓锋的电话。

  “邓大哥,今天去陪国内那帮大佬没有?”

  “在啊,我正带他们参观网讯公司,你要不要过来?”

  “马雲跟你们在一堆没有?”

  “没有,他跟我说有事,今天就不和大家一起行动了,明天准时过来开年会。”

  “哦,那杰瑞呢?他跟你们一起吗?”

  “没有,人家那么忙,还掌管那么大企业,哪能呼来唤去?”

  “好,那就这样,邓大哥再见!”

  “记得明天早点来开会,你今年又是主讲嘉宾!”

  “好好~”

  夏景行挂断了电话,心里泛起了嘀咕,这马雲跑去干啥呢?

  这绝对不正常!

  不等了,马雲要坐地起价,要怎么的,也要打过电话才知道。

  害怕延误时机的夏景行拨打起了马雲的电话。

  另外一边,马雲站在接机口,突然电话铃声响了,接起来一看,发现是夏景行。

  他正犹豫要不要接电话的时候,旁边的杨致远笑道:“接啊,怎么不接电话?是戴伦打过来的吧?”

  马雲的第一感觉,有奸细!

  感谢书友20201009194742567、君已陌路22、走向远方的人打赏!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