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9章 论创业_我的投资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翰老头点头微笑,“对,就是试错。”

  他指着夏景行,说道:“像他这种幸运儿,第一次创业就做出一番成就的,始终是少数。”

  “其实包括戴伦,也不能说接下来就一定成功。”

  夏景行微微颔首,配合老头的表演。

  其实他心里已经在给老头画圈圈了,哪有这样诅咒学生的?

  我要把这段话记下,等创业成功了,拿出来打脸。

  约翰老头看着台下年轻的脸庞,每一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对成功的渴望与憧憬,和年轻时候的他很像。

  总以为自己生而不凡、注定成就一番大事业,可出了校门才发现,你不过是芸芸众生之一。

  “创业成功始终是小概率事件,注定大部分人都会失败。”

  虽然斯坦福鼓励创业,但约翰老头觉得还是要给孩子们提个醒。

  台下学生果然像被泼了一盆冷水一样,垂头丧气,不复之前的高昂斗志。

  “但没有去做之前,你永远不能确定是成功或者失败。”

  “每失败一次,就能提高一分下一轮创业的成功率。”

  ……

  约翰老头说话很是诚恳,句句都是肺腑之言。

  但台下的学生,能听进去多少?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人们总爱听成功的故事,以至于产生一种错觉:我上也能行!

  约翰老头讲完话,轮到提问环节的时候,本来无精打采的学生们再次焕发了精神。

  大部分人都向夏景行提问,因为年纪相近,同为学生,都想从他身上汲取点有用的东西。

  “戴伦,我想问问关于创始团队人数的事情,创业公司,一般几个创始人比较合适?”

  一位白人男孩站起来,拿着话筒提问道。

  这个问题夏景行比较有发言权,找合伙人就像找老婆一样。

  遇到正确的人,那是做加法,乃至乘法;

  遇到错误的人,那就是做减法了。

  夏景行回答道:“我认为三个人到五个人比较好,但具体的人数还是要针对不同的行业来分析。

  像那些技术密集的行业,可能创始团队人数要多一些。

  但就一般行业而言,核心成员人数不宜太多,否则股权稀释之后,导致话语权的缺失,一个方案很难落实下去。

  另外人一多,声音就比较杂乱,可能会把很多宝贵的时间用在沟通上面,而不是去研发产品、推广市场。

  选择创始人的时候,最好选择跟你互补的人,资源互补,或者性格互补都行。

  就拿脸书来说,我和小犬、克里斯汀娜,一共三个创始人。

  克里斯汀娜性格外向,负责运营工作;

  小犬性格内向,痴迷技术,则负责产品研发等技术工作。

  我懂一点技术,也懂一点运营,主要负责公司长远规划,以及项目融资,寻求合作伙伴等等工作。

  三个人各自负责一块,没有内耗,所有精力都用在推动公司向前发展上面。”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