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9章,双子星、火箭、通讯_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九六五年,京城地安门大街,衙门办公室门口。

  汽车停靠在门口,陈国华跟邱宗岳下车之后,就往里面走去。

  除了他们两人之外,钱学森他们几人也跟在身后,而当陈国华走进去之后,却还见到了钱三强、钱伟长、邓稼先他们。

  今儿个是物理学家大聚会吗?

  来了很多大佬啊,三钱都齐聚一堂,绝对是非常非常罕见的一幕。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杨振宁这位刚从国外回来没多久的大佬。

  “杨教授,我给您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我们振华研究所的主任,也是北大数学教授陈国华同志.”

  薛亚军闻言,也没有坚持。

  当天晚上,陈国华回到了翠花胡同,临睡觉之前,便在生物硬盘上面仔细搜索了一下关于李政道、陈省身他们这些华裔科学家的资料。

  得到批复之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这边,就开始准备点火了。

  刚抵达发射中心,这边的负责人付立庆便带着人来迎接陈国华了。

  跟杨振宁差不多,陈国华也跟李政道交流了两三天,之后又安排人带对方参观了振华研究所。

  可是后来,李政道看了杨振宁公开发表的一篇论文,他对后者这篇论的出发点持怀疑态度,所以当杨振宁来看他的时候,两人就此展开了讨论。

  其实陈国华才是真正的项目负责人,只不过他是防空系统的负责人,而不是人造卫星项目的负责人。

  或者已经有了这样的应用,但很难被重视,因为无法解决问题,技术也不够。

  而这个时空,北美那边压根儿就没有。

  这天,徐德祥来汇报,说是年初‘感冒’的那架轰炸机已经完成修复了,现在申请进行试飞准备。

  不止如此,当初在五九年的时候,霍曼德尔此人也跟随埃尔德什留在了北大。

  只有等到未来,朝太空中发射了三颗同步卫星之后,才能够真正实现除两极之外的全球通讯。

  那可是宇宙星空啊。

  杨振宁一听,顿时摇头道:

  “那我不就不去了,航空发动机这东西太高端了.”

  尽管杨振宁是混物理学界的,但他处在鄙视链的第二层,而陈国华可是处在鄙视链最顶端,并且他自己本身就是顶级数学家。

  当然,这只是他自己谦虚的说辞,实际上,他在六二年的时候,就已经求证过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一旁的领导,笑呵呵地说了一句,大家伙顿时大笑了起来。

  此次交流对双方来说都有很大的收益,特别是杨振宁,他算是彻底服气了。

  之后霍曼德尔也跟陈国华请教过关于线性偏微分方程方面的难题,由此出了一本《线性偏微分算子》的基础书籍,这本书已经成为北大数学系的教材。

  原时空的历史上,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可是千禧年七大数学难题之一。

  时间转眼过去了两天,陈国华终于结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