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四十八章哥萨克_大风起兮云飞扬之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525年(正德四年)11月16日, 阿尔泰山的气温已经降到了零度以下。不过站在寒风中的日尔科夫一点都不觉得冷。他穿着一身棕色的熊皮大衣,头上戴着熊皮帽子,只有涂了油的脸和手露在风中。

  哥萨克(乌克兰语:Козаки;俄语:казаки)是一群生活在东欧大草原(乌克兰、俄罗斯南部)的游牧社群。在历史上以骁勇善战著称。13世纪开始,一些斯拉夫人为了逃避朦帝国中钦察汗国的统治而流落到俄罗斯南部地区,包括顿河流域、第聂伯河下游和伏尔加河流域。15、16世纪时,大批城市贫民与不愿成为俄罗斯的乌拉尔农民迁徙到钦察汗国被推翻之后的俄南地区。

  这些人被称为哥萨克,即突厥语中的自由人。哥萨克人在俄罗斯南部建立了一些地方政权。东欧因为平原多,山地少,因此哥萨克族群多数以河流命名,如顿河哥萨克,乌拉尔河哥萨克等。哥萨克人以英勇善战著称在俄罗斯历史上,沙皇通过收买哥萨克上层人物而控制哥萨克人。哥萨克人组成的骑兵,是沙俄的重要武力俄国向西伯利亚扩张的过程中哥萨克是俄国的主要依仗。

  其实现在这样的气温尚不需要涂油防风,但日尔科夫已经习惯在冬天涂抹油脂了。

  日尔科夫是两万名哥萨克士兵的统领,此时他站在山口边,正贪婪地观察着大山对面的土地。

   过了山口,就是明国的土地了。

  俄国对土地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在这个科技并不发达的十六世纪,西伯利亚那天寒地冻的土地几乎是几百里没有人烟,但瓦西里三世大公依旧孜孜不倦地朝西伯利亚派出远征军,在西伯利亚南部打出了一条通道,将整个西伯利亚和其他国家分割出来。

  当然,瓦西里三世大公更渴望的是西伯利亚南方的远东。俄罗斯地处欧洲北方,虽然有北冰洋的出海口但必须绕道瑞典才能进入大西洋。波罗的海出海口现在还没有,在南方有一个出海口是俄罗斯千年的梦想,但南方唯一的黑海到地中海的出海口被强大的奥斯曼帝国控制。东进的道路被鞑靼阻拦,如果能从这里进入明国控制东西方贸易的大动脉丝绸之路,那大公才算是心满意足。

  俄国早就开始了向大明西北地区的渗透由于鞑靼阻断向远东扩张的道路,只能从阿尔泰山进入明国。

  然而明国早就在1511年的大朝会后,就在阿尔泰地区派驻部队,将早期的俄国人打回去了。现在大同到哈密、迪化的铁路已经通车,水泥路已经修到阿尔泰山口并建立了哨所。

  瓦西里三世·伊万诺维奇(俄语:ВасилийIIIИванович,1479年3月25日-1533年12月4日),莫斯科大公(1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