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九十二章 东征的理由_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广东征高句丽为了什么,说法很多。

  后来人都在猜测杨广东征高句丽真正动机。

  李正对李世民说道:“陛下不会不如杨广,光是夺回了阴山,夺回了河西走廊已经很好了。”

  李世民颔首说道:“这些事情杨广也曾做过。”

  好吧,看来李世民不想做第二个杨广,做得比杨广更好。

  喝下一口茶水,李正摇着手里的扇子说道:“陛下是想要比杨广做得更好?”

  李世民点头,“那是自然。”

  李正又说道:“陛下想要东征高句丽?”

  一阵冷风吹过,李世民看向长安方向长叹一口气,“如今天下刚刚安定,大唐立足这才多少年,朕多想天下可以一直太平,百姓们可以休养生息。”

  说得一本正经,李世民心里到底还是想要东征高句丽?

  眼下不过是李世民需要一个东征高句丽的理由而已。

  李正无奈说道:“既然这样陛下还是不要想着东征高句丽的好。”

  “是吗?”李世民目光带着怀疑地看着李正。

  “既然陛下说了需要休养国力,那还是不要东征的好。”

  李世民眉头一挑,就想挥袖离开,一转身又看李正一脸自在的神色,“如果朕要出征高句丽呢?”

  李正连忙拱手说道:“那在下祝陛下旗开得胜,不过朝中一定有很多人反对陛下东征,陛下还是早点放弃这么念头吧。”

  “这么说来你也不希望东征?”

  李正感慨地长叹一口气,“当然不是了,高句丽是中原的东面防线,只要一统了高句丽中原以东便会再无威胁,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连倭国也收下,我要是陛下,我想要的可不是高句丽这么点地方。”

  李世民重新坐下,打量着李正,“没想到你小子的野心还挺大。”

  “能多拿一点就多拿一点,高句丽的地理位置对中原来说很重要,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我们的东大门。”

  李世民一脸凝重地点头,并没有反对,“既然你与朕的想法一样,为了还是要朕放弃东征的想法。”

  李正对李世民说道:“只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多等几年吧。”

  这话说得没错,如今的中原这才安定多久,大业年间天下大乱。

  前几年大唐又是平定内乱,又是抵御外敌。

  大唐太需要修养国力了。

  大业年间到大唐初立的这两年,中原几乎将一代的青壮年都投入了战场。

  有多少家庭妻离子散。

  李世民心里当然明白要修养国力,更明白眼下不是出征的最好时机。

  “朕要出征,一定会有很多的声音来阻挠朕。”

  “尤其是老一辈的文臣对吧。”李正捧着保温杯说道。

  “没错。”李世民点头。

  “其实要找一个出征的动机也很简单。”

  “朕想了这么久,都没有想明白的事情,对你来说这么简单?”

  李正又吃下一片烤肉说道:“杨广三征高句丽,有多少中原将士埋骨异地,不能魂归故乡,陛下要做的不是东征,而是为了将万千将士的尸骨带回中原,这是为了民心,也是作为一个皇帝该做的,虽说是杨广造的孽,但埋骨在异乡都是中原人。”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