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一章 年头对_灵魂画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凡去而复返。

  重新回到冯元家,这次把《千里饿殍图》给带来了。

  原本想第一天就请冯元鉴定一下的,但马上就开始学字、学画,高凡的脑子通了艺术的电后,其他内容就不存在,马上忘了一个干净。

  这画的确画的稀烂。

  不过高凡在仔细的用‘调查’技能勘验过后,却确定这是幅古画。

  可能有几百年到上千年的历史,这样的画,画质是极脆的,故宫博物馆的库存,都藏在温度湿度都最适宜的避光之地,妥善保存,才能历久弥新。

  而高凡手中这幅,高凡不知道其之前如何保存,但到了他这里,只存了一个月,就已经出现了大量的颜色剥落,眼瞧着再存下去,就要毁了。

  如果有古画,肯定有价值,送了冯元当做师资谢礼也成。

  于是高凡再度敲开冯元的门,将这幅《千里饿殍图》展示给冯元看。

  冯元看了几眼,眼中忽得绽露奇光。

  “这画……什么来历?”冯元问。

  “在杭市时一个江湖骗子送的,还骗了我六千块钱,他说是王希孟的《千里饿殍图》。”高凡笑着说。

  “千里饿殍图……王希孟……”冯元拿出放大镜仔细瞧这画,时而点头时而摇头,也不知道在研究什么。

  “年头对,说是王希孟,就肯定是假的,您老给鉴定一下,如果有价值,就留您这,放我手里糟贱了。”高凡说。

  “你怎么判断出年头对的?”冯元好奇得问。

  鉴别古画,可是门专业的学问,质地、笔法、用色等等,学问大着呢,从古到今精擅造假的高手不知道有多少,有很多本身就是宗师级的大师,那造的假,都是艺术品,专家也难辩真伪。

  “您看这画,用的绢应该是宋宫绢,唐绢很粗适合重色,宋绢质地则密而疏,这个尤其细致,我查过资料,现在想复刻这种绢布很难,成本也极高,骗子应该不会下这个本钱,另外……”高凡用手拍拍那画背,一层细细密密的颜色就掉了下来。

  “应该是石色水厚法吧,也是宋朝画的技术特征。”高凡说。

  石色水厚法指将绘画的粉,置于画背后,正面石色水浸入,将背部粉透入画中,这种方法制成的画,层层珠光宝色相叠加,呈现难以想像的繁荣重彩,《千里江山图》就是其中最杰作。

  高凡只是略懂,因为他是借由调查学把相关知识串连在一起,但调查学所探查到的真相,至今为止,还没有假的呢。

  “你轻点!”冯元见高凡拿手拍画,都急了。

  呵。高凡忙缩手。

  “石色水厚法制成的画,每次展开都会导致上面的颜色矿物质脱落,《千里江山图》在故宫六十多年只展出四次,我上次去看画排了三个小时,还能只看五分钟,但那个颜色,世所罕见,时隔千年仍然如此鲜艳动人,不愧是国宝……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