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六章 剿民乱牛皋出山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济南府就是曾经的齐州。

  七月,天子下诏,以震武城为震武军。

  八月,又改晋州为平阳府,改寿州为寿春府、改齐州为济南府。

  其实,这些年,皇帝一直在频繁地更改地名和朝廷官职名称。

  六月初四,朝廷颁布中书官制条例。

  七月,赵佶又改“走马承受公事”官职为“廉访使者”。

  据东京城朱贵传回的消息,天子应该是看到越来越乱的天下局势,想起了早些年孟翊的所献卦象(第一卷《天命》一章)。

  孟翊曾言“本朝火德,应中微,有再受命之象,宜更年号、官名,一变世事,以厌当之,不然,期将近,不可忽”。

  天子虽然将“妖言惑众”的孟翊编管定州至死,私下里,却在坚定不移地执行他的预言警告。

  青州、密州的匪患也非常严重。

  徐泽大婚后,命王进、朱武派人前往两地,也有协助武松、牛皋二人平定匪乱,稳定地方的考虑。

  两淮地区比起京东,山地相对较少,水运发达,朝廷调集大军更容易。

  山贼这个职业很难做大,更难规模化。

  走途无路的两淮百姓,大多顺着运河逃往其他地域。

  其中,小部分人选择到达之罘湾,还有小部分人远赴海东郡。

  随着各项超级工程和各种神殿、宫、观建设的不断上马,大宋对名贵花石草木的需求越来越大,江南的花石纲之役也愈演愈烈。

  纯朴的江南百姓除了出海寻找物质上的出路外,

  更多的,或者还能勉强支撑,或者已经麻木,对出海心存畏惧,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虚无缥缈的精神寄托。

  据潜入明教分堂的王英汇报,明教在这段时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但明教不比松散的官府,高层警惕性极高,组织非常严密,对核心弟子的考验极为严格。

  自从三年前,出了明州知州上书朝廷,请求取缔明教组织一事后。

  明教的活动就更加隐秘,新入教的弟子考察期进一步延长。

  王英一直没得到明教高层的信任,掌握的信息很少,只能根据其活动频率和内容,推测出一些皮毛而已。

  大宋皇帝似乎也意识到地方上的种种不妙,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四月十四,赵佶下诏“天宁节等节及壬戌日,杖刑以下罪允许赎罪”。

  四月二十三日,天子又明确拒绝监司、守臣进献的各类稀奇物品。

  五月初四,废除锡钱。

  六月初八,讯察天下冤假错案。

  七月,因修明堂所用巨木,引发沅州土豪黄安俊为首的民变,终于被平定。

  赵佶立即下诏,将已经放过一马,逍遥了大半年的宴州夷贼卜漏,与定边军李吪、沅州黄安俊,一并处以死刑,诏函首于甲库。

  随后,曲赦黄安俊祸乱的湖北(并非后世意义的湖北省)。

  软硬兼施,震慑人心,挽救民意,以期解除各地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