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八章 讨宋伐夏一起上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攻夏一事,建议两国联合抗击强同。

  新宋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正苦于打不开局面,得知同夏即将爆发战争,大喜过望,欲要联夏抗同,却遭掌握实权的陕地诸将公开反对。

  但大宋与大同毕竟有灭国之恨,一旦确认了同夏两国已经开战,诸将也不能不顾唇亡齿寒的现实危机而放任大同灭夏。

  新宋朝廷尽管还远远没有做好战争准备,也不肯放过反攻大同夺回失地绝佳时机。

  半个月前,小赵官家就发下了圣旨,要求川陕、江南、福建等地加强敌情搜集,若能寻得战机,可以不先不请示朝廷直接反击敌军。

  如此一来,新宋政权虽然没有与夏国正式结盟,却达成了联合抗同之实。

  在联夏抗同的大战略下,泾原路经略使曲端正面的不关心环庆路同军的动向,却派心腹打探背面的夏人是否撤军,其动机就相当可疑了。

  曲端之前派吴阶深入夏军控制区打探敌情时,公开的理由是泾原路即将出兵攻击环庆路同军,为保证后路无忧,必须先确定夏军的动向。

  显然,勇略皆备的吴副将早就猜到了经略相公的真实意图,才有“张知军的态度并不重要”这一说辞。

  “呵呵呵。”

  曲端性情豪爽,敢做敢言,在西军之中有早“大嘴”之名。

  其人见吴阶已经猜到自己的用意,索性挑明了讲。

  “西安州和怀德军两地本就是归我泾原路统辖,却被西狗趁乱抢走,那么多父老乡亲沦落胡尘,亟盼王师解救。

  老子堂堂泾原路经略使,坐视泾原残缺,却跑去跟教训西狗的同军拼命,和泛舟湘江的赵官家有什么区别?”

  去年,小赵官家表面支持主战派坚守江陵,可等到大战一起就立即跑路。

  此战的结果就是赵构成功卖掉了朝中大半的主战派,从而顺利南渡,安心做个偏安江南的可笑“皇帝”。

  得知此事,曲端愤而作诗“不向关中兴事业,却来江上泛渔舟”。

  曲经略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哪里会怕至今还没薅拢秦凤路的张浚?

  吴阶身为曲相公的心腹,自然有义务提醒前者不要感情用事。

  “还相公请三思,张宣处已经严令各部准备攻打永兴军路,我部乃是北线主力,擅自攻夏,分散兵力不说,还有致川陕全局崩坏的风险啊。”

  曲端之父曲涣(曾任左班殿直)早亡,使得其人年仅三岁就蒙父荫授任三班借职。

  而等到曲端成年之后,其父的余荫早已消磨殆尽。

  其人年纪轻轻就能在这乱世崭露头角,成为执掌一路文武大权的经略使,基本是靠自己真凭实学干出来的,当然不是只会感情用事的莽夫。

  “哼!张浚这等大头巾只会纸上谈兵,为了军功,可以不顾眼前形势和儿郎们的死活,老子却不能听他摆布,总得多留一个心眼。”

  曲、吴二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