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三章:南京,朕来了_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床榻上爬起来,将部下士卒尽量聚拢回来,向他们下发府库中堆积的盔甲和兵器,按照会典的模式重新开始操练。

  那些豪强,听说了凤阳一带的“惨案”后,都是紧张得要命,立即在各府开起小会,会议的主题惊人的一致。

  各大豪强家族,全都是要各家子弟,在皇帝南巡期间,尽量低调行事,当然了,能没事帮着老百姓做做事情什么的那自然最好。

  地方官府方面也有准备,对于正在通缉,但是依然逃逸的盗匪,这段时期都加大了缉捕力度,力保在皇帝抵达当地前将其抓捕归案,好向上请功。

  各地的官府牢狱已经开始清理刑狱中的犯人,把无罪的尽快释放,有罪的则做出相应处罚。

  官府衙门也不再抠门,挨家挨户的发放慰问银两,在当地的城门处铺设粥棚,安抚、赈济穷苦百姓。

  有些平常什么也不做的官员,都要各处像模像样的巡视一番,修缮破败城郭,治理农田河渠。

  总的来说,这次朱由校下来,地方上是个面貌一新的局面。

  一个半月以后,在山西、河南等地兜兜转转的朱由校,来到了此行最为重要的第一个地方。

  南京!

  南京,简称“宁”,为大明在江南的留都。

  时人多叫它金陵,在官府的书面形式上,亦称作“南京”,是大明两京十三布政司制度的第二个政治、行政中心点。

  围绕着南京周围的地区,便是南直隶。

  浩浩荡荡的来到距南京城三十里左右的一处山脚下,朱由校骑在马上,一进到阴影之中,顿觉阴凉沁心,非常快意。

  回首一望,发觉身后勇卫营的军队行进,正弯弯曲曲在山路之中,朱由校笑道:

  “下令在此修整半个时辰,等等后面的队伍。”

  “遵旨。”

  黄得功抱拳应声,策马绝尘。

  “陛下,此处绿树合围,溪水潺潺,十分幽静、宽敞,勇卫营在骄阳下走了一个时辰,是该让他们歇一歇。”

  王朝辅从小太监背着的筐里取出茶具,摆在朱由校身前的石桌上,倒满一小杯清水,递了上去。

  “陛下——”

  朱由校刚好有些口渴,接来一饮而尽,笑了一声,话中带着责备与好笑之意,道:

  “朕累就说朕累,就说朕要歇会儿,这有什么。”

  “是…”王朝辅也是微微一笑。

  “你们都坐,别傻站着,地方不够就坐地上,这次本来就是歇会儿然后进南京。”

  朱由校招手说道。

  围拢在身旁的几人对视一眼,陈策率先动作,一屁股坐在了朱由校脚下的生硬石板地上。

  他这一坐下,戚金也便坐在另一旁。

  这两位主帅都坐下了,没说的,余的勇卫营将领,如童仲揆、周敦吉、刘元斌、周遇吉等人,全都围着朱由校坐了一片。

  武将们嘻嘻哈哈的,你一拳我一锤,热闹不已。

  传令刚刚赶回来的黄得功忙撒欢下马,一屁股把刘元斌挤到另一边,笑骂他道:

  “你小子,也不知道给我留个地方!”

  刘元斌白了他一眼,用屁股使劲挤回去。

  相比于武将的“合家欢”,文官们互相对视,却是没有什么动作,对于他们来说,盘腿坐在地上,这实在太有辱斯文了。

  “你们哪…”

  朱由校笑着摇了摇头,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又问:“沿途各卫所的军备你们都看了,说说,怎么样。”

  “实话实说吗…”戚金显得有些犹豫。

  “废话,朕是那种喜欢听人拍马屁的?”朱由校又喝了一杯清水,放下茶杯的手力道稍稍显重,坚定地道:

  “这次下来,就是要改变局面,有什么说什么。”

  这么久了,戚金也了解这位皇帝的品行,便也摇摇头,咬牙道:“不好!”

  “怎么个不好法?”

  “太乱了!”

  戚金叹气:“各地卫所兵,说是军屯结合,可实际上早就不知战事,各卫所的军官大部分都是世袭,这次下来,臣发现他们抽取壮丁用来补充募兵不足的情况很常见。”

  “虽说陛下这次南下,能让情况稍稍改观,可这治标不治本,长期恶性循环下,一帮刚刚长到能拿动武器的幼丁和一群老弱残兵,又能有什么战斗力?”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