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四十六章:熊廷弼复职_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候顽固的像个七老八十的老头,有时候,又天真的像个十二三岁的孩子。

  “我们真该早点见个面,喝一点的。”洪承畴夹起凉菜送进嘴里,眼中变得有些黯淡。

  熊廷弼不解。

  “你说什么,你坐镇经略府,我在参议署,相隔不过两条街,想见面随时都行。”

  “所以我说,你这个人太傻了。”洪承畴呵呵一笑,“你听我说,当今陛下这个时候要我做经略,就绝不是要我做经略,要你做参议,才是要你做经略。”

  熊廷弼一头雾水,也吃了两口凉菜,“不懂,你少扯这些有的没的,喝不喝?”

  “行,喝!”

  ......

  熊廷弼还是没能听懂洪承畴这次的话外之音,但两人却意外结交,相见恨晚。

  事情就如洪承畴事先预料的那样,尽管没了后金在东面搞事,孙传庭在西翼的战事也并没有十分顺利。

  林丹巴图尔并不是什么软柿子,相反,这个所谓的蒙古大汗起码在带兵上,是真有两把刷子的。

  林丹巴图尔知道朝廷在西翼迁延日久,耗费日甚,干脆就在草原上打起游击。

  孙传庭所统率的明军浩浩荡荡自归化城出师,却遭遇了之前最害怕的情形,大军找不到察哈尔部的主力,陷进去了。

  这样一来,为急于解决西翼战事,朝廷一连几日的部议、讨论,在撤兵和继续作战上再三权衡,朱由校终于下定决心,继续向左翼蒙古增兵。

  统率的人选不能是兵部尚书王洽,更不能是山陕总督朱燮元,自然就落到了在辽东为官五载的洪承畴身上。

  孙传庭是肩负重望,洪承畴这次则是临危受命,他知道出关作战关系有多大,战况有多艰难,但是推脱不得。

  两人初次见面的五日后,天启皇帝的圣旨马不停蹄赶到了辽阳,随着急促的马蹄声,停在了参议署外。

  “十万火急!辽阳参议熊廷弼速速接旨!”一名缇骑高举圣旨,环视周围,大声呼喊。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西翼战况迁延日久,边疆生灵涂炭。

  朕决意加重用兵,辽东新复,军建不可废,着熊廷弼即日起官复原职,任辽东经略,驻守辽阳!

  钦此。”

  看着手中圣旨,熊廷弼愣住了,直到现在,他才明白那天洪承畴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原来他是在说,皇帝此番并非是昏庸处事,反是在借机磨砺自己的心性,以备来日重用。

  洪承畴早就知道,他这个辽东经略,不过是走个过场,辽阳的事,还是交给熊廷弼来做才最为妥当。

  “陛下,臣错了,臣实在是…大错特错…!”熊廷弼紧紧捏着圣旨,鼻子一酸,跪在了地上。

  等他跑到经略府,却发现早在五日前,洪承畴就收拾好了经略大印,他的山文甲和尚方宝剑,还都原封不动的放在桌案上。

  现在的洪承畴,只怕已经走到山海关了。

  “参见台台!”

  众将官听闻降职半月,熊廷弼就已经官复原职,再受重用,都道是陛下圣明,振奋不已,纷纷跑来经略府中求见。

  熊廷弼披上山文甲,佩上尚方剑,但此时的他,心性已经与半月前截然不同。

  他环视众将官,眼中不复有先前那种桀骜,反而,充斥着叫人一见心安的平静。

  “众将官,我熊廷弼得受圣上重用,再任辽东经略,当与诸位同心戮力,共保辽东!”

  “眼下西翼战事日紧,辽东不能出事,拖累朝廷!”

  言罢,他一一望向几人。

  “传令,满桂、薛来胤、曹文诏、曹变蛟…左良玉…等人,各自修整武备,日不卸甲,严防建虏趁机来犯!”

  “但有异动,即飞马禀报于本部,不得有误!”

  “尊令!”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