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五章 赶尸道士_佛光龙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奔到近处,只见山体许多处都被挖出大大小小的坑来,正有数十名汉子手持铁具在奋力挖山,不时会有黑色的煤块用简易的推车从山洞中推出来堆在一起。

  不远处是二三十间简易的房屋,房屋的路边有一家小小茶铺。

  茶饭铺老板是一位白须老头,正坐在柜前喝茶。道士走进茶铺,高声叫道:“麻衣神相,测字算命,降妖除魔,赶尸回乡……降妖除魔,赶尸回乡喽……”

  宋代人口猛增,北宋开封的人口比唐朝长安更多,是世界上第一个达到一百五十万人口的超级城市,但开封的自然条件比长安还要差得多。

  长安靠近秦岭,周围有不少山林,而开封在大平原上,四周根本没有天然森林,所以宋代出现了严重的燃料危机。

  老百姓为了生存,不惜砍伐桑树、枣树这些经济林木,充当柴火。林木再生缓慢,燃料需求巨大,燃料危机是如此严重,到后来以至于连宗庙陵区的树木也在劫难逃。朝廷想尽办法,为此专门制定法律惩罚,宋仁宗的时候规定,偷砍别人家桑树,四十二尺算一份,满三份就要判死罪,但这还是挡不住老百姓砍树。

  那时为便于运输和储存,人们一般对木材进行干馏,将其加工成木炭。但木炭的加工过程中损耗极大,烧制一斤木炭需要耗费六斤木材,烧取木炭成为森林消失的重要原因。穷则思变,正是因为这场燃料危机,人们不得不将目光瞄准新的燃料来源—煤炭。煤炭的出现拯救了森林和大宋帝国。

  煤在宋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以在某些山野之地,就有逐利之人结伴同乡占据山头私自挖煤。这些挖煤之处,往往没有安全防护,常常发生山洞坍塌之事,将挖煤的人砸死在洞中。

  华夏之人都眷恋自己的乡土,讲究叶落必须归根。客死异地的游子,本人的意愿一定要入葬祖茔,随行的同乡亲友也有资助此事的义务。那些意外死去的人,没一个是有钱人,要想将人经过数百里崎岖山路运送回家,穷苦人家都付不出这笔钱,于是就有了运尸回乡这一行的出现。

  白须老头放下茶杯,问道:“道长怎么称呼?我这里这有一具尸首需要运回恭州。前些日煤矿一个山洞崩塌,不幸砸死了一个年轻人,可怜他刚到没多久,家中也无钱雇马车将他运回。道长真会赶尸,收费几何?”

  道士怪眼一番,冷笑道:“本道乌三公,上可呼风唤雨,下能降妖除魔,何况区区赶尸一事。本道正有要事赶往恭州,收你二两银子即可,可以人到才收全款。你速带我去看看尸体,待贫道施展神通,让你看看我的手段。”

  白须老头听道士说得玄乎,赶紧放下茶杯,对店中伙计叫道:“给道长泡一杯好茶。”转头对乌三公赔笑道:“道长稍候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