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13章 背锅_晚唐浮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的残兵相继被击败,大长和国君臣匆忙南下,花了四天时间抵达阳蓬岭。

  赵善政又出主意,遣使至夏境,言骠信愿自去尊号,奉表称臣,并献上财货、女子若干,请为修好。

  郑仁旻有些犹豫。

  但赵善政说得也很有道理:值此新败之际,最大的危险在内而不在外。夏人再凶恶,难道还会追到两京?意思意思一番,恢复唐代宗时的嶲州边界(阳蓬岭南麓),就差不多了。夏人不会要骠信的命,但段氏、杨氏、高氏、董氏则有可能。

  郑仁旻深以为然,悄悄遣使北上,逆大军而行,前去交涉。

  七月初九,撤退中的残兵抵达会川都督府(会理),看着前出相迎的杨干贞、杨诏兄弟二人,郑仁旻脸色很是难看。

  “杨将军一路南遁,无有音讯,元几以为将军已经殉国。”郑仁旻看着跪伏于地的杨氏兄弟,差一点就要当场宣布他的罪状,总算还记得赵善政的叮嘱,暂时隐忍了,只讥刺了两句。

  “末将不防夏贼突来援军,大意至此,还请骠信责罚。”杨干贞说道。

  郑仁旻神色数变,最终还是冷哼一声,进城了。

  稍稍聚拢起来的小两万兵马分驻城内外,获得了喘息之机。

  “会川都督府还有多少兵?”进城安顿之后,郑仁旻直接召来杨氏兄弟,问道。

  提及此事,杨干贞也是一脸愁容。

  国中各个大族,就数他杨氏损失最大了,两万大军一朝覆灭,其中部分是他从西洱河带过来的子弟兵,部分是在会川都督府调教多年的老卒,结果全没了,能不心痛?能不彷徨?

  事实上,在郑仁旻抵达之前,他都已经打算派弟弟回一趟西京,从老家再招募一批本部丁壮过来,以为骨干,同时从会川都督府下辖的各县、各部落中征发丁壮,训练新军——当然,想要国中提供钱粮、器械支持。

  “还有不到五千人。”杨干贞如实回答。

  郑仁旻听了也不好过。

  虽然杨氏吃瘪让他有些高兴,但衰弱成这个鸟样,却也不是什么好事。

  一路行来,杨干贞几乎已经放弃了三阜城、旧嶲州(越嶲)、沙野城、可泉县、昆明县等城池,甚至连阳蓬岭都放弃了,全面退缩至会川都督府南部,打算依托经营多年的优势坚守。

  但郑仁旻不太看好。

  会川都督府的部落也是出兵大户!十万兵马、数万部落丁壮,起码有四万人是从这里抽调的。而他们又是损失最惨重的,几乎没跑回来几个人,不说家家户户带孝吧,那也是一战打光所有精锐,没个二十年缓不过气来——靠老头子和少年郎,能守得住会川都督府?

  而一旦这里无法守住,夏兵就要直趋泸水关,强渡泸水(金沙江),冲到弄栋地区。

  弄栋是南诏的一个节度使辖区,大长和国因之。

  南诏时代,在要害位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