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2章 根基尽固,迷魂四重_纯阳武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史册留名不是地方志,事无巨细都可记载,那是国史,是一个朝代的命运轨迹。

  能够进入一个国家的命运轨迹中,可见是怎样的艰难,一个时代,年轻一辈也未必能有几个人做到。

  ……

  一个月后,三月天里莺飞草长。

  泉潭边也生出一些青嫩的草叶,有一朵朵不知名的白色小花绽放,花香清幽,并不浓郁,却带着勃勃的生机。

  苏乞年睁开眼,他目光温润,身上散发出来浓浓的书卷气,这一刻,他仿佛就是一名饱读诗书的才子,气质中都裹挟着淡淡的书香。

  整整一个月,他勉强将脑海中数千上万本藏书阅尽,但也只能停留在读过,略知一二的层次上,即便以他而今的精神力修为,想要深入浅出,全部领悟也不可能,其中蕴藏的道理,分门别类,经史子集,天文地理,太多太多了,术业有专攻,他博览群书,再想一一精通,就不是现在的他可以做到的。

  尽管如此,苏乞年也收获颇丰,灵思愈发敏捷,乃至于拳法刀法上,只要念头一动,就能生出诸多想法,很多此前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地方,也都豁然贯通,心中再无疑虑,有一种全身通透,无所窒碍之感。

  “道理支撑力量,力量才不是无根浮萍,而有了力量,更能支撑起道理,建立永恒不灭的秩序,这也是人道纲常,朝代绵长的根本所在。”

  此时,苏乞年再看一些道理,就不是站在个人的角度,而是放眼整个大汉天朝,乃至是整个天下,这是随着道理的积累,慢慢生出的质变,这是眼界的提升,道理开辟胸襟,力量填充胸怀,自然生出了几分博大的气质。

  风水堪舆中,这也是一种格局的成长,这一个月,苏乞年对于风水之道领悟更进一步,明白了道蕴于天地之间,学习道理,就可以令人心与天地脉络的契合不断加深,顺应天地,自然可以顺风顺水。

  这也与《休命刀》的总纲不谋而合,唯有顺天休命,才能抑恶扬善。

  起身,再看一眼身前泉潭里沉睡的老神龟,苏乞年摇摇头,显然是机缘未至,或者是他积累还不够,不过花了一个月出头的时间,再待下去就是白白浪费时间,关于老神龟的神形,乃至这玄武楼后院种种,他都铭刻在脑海深处,若无必要,却是不需要再来了。

  走出后院,八卦道门前,值守的执事道人坐在一张包浆浓厚的老藤椅上品着清香的山茶,此时看到苏乞年再出来,就霍地起身,眼巴巴看着他,问道:“领悟了?”

  苏乞年摇头,执事道人露出几分意料之中的神色,同时又有些惋惜,道:“慢慢来,一个月不行两个月,两个月不行三个月,不过要记住了,千万不能超过三年,年轻人的时月宝贵,三年不筑基,就太晚了。”

  但转念一想,就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