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卖家产父子初相见 埋隐情爵爷本无脸_那个植物人的潜唐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夜,大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正月初,大唐新丰镇上的各家大小酒肆旗亭,酒旗张扬,灯火辉煌,人满为患。

  各家门前车马成群,里面推杯换盏,欢声笑语,莺歌燕舞之声不绝于耳。

  古历的初年,几乎每日每夜,都有从长安城拖家带口,驾车骑马,前往新丰镇喝酒的贤达名流,达官贵人,纨绔阔少,将士豪绅等,络绎不绝,纷至沓来。

  大家抱着一个相同的目的,那就是朱门酒肉臭,买醉入新丰。

  此刻,夜色下,蒙着羊皮面罩的大唐开国县男李乾坤,正在刘家酒肆酒楼外大门口的一颗树下徘徊。

  一街之隔的李乾坤身后,就是他自家的宅门,虽不奢华,却也算是高门大户。

  门楼下悬挂的那两个李子招牌的大红灯笼,最近因儿子李长安窃盗御酒,犯下死罪,故无暇照顾添油,已经灭了好多天了。

  根据大唐律法,窃盗御酒者,当以死罪论处,自古以来,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看来,就算他李乾坤认识当今皇上,李长安也死罪难逃。

  何况,他只是和唐王李隆基有过一面之交,也是在血雨腥风的战场上的灰头土脸,谁也没看清谁,如今能在衙门混个差事,还享有小小爵位和一些封地,已是很不错的小康了。

  大儿子李平安八年前掉到河里淹死了,要是次子长安这次过不了鬼门关,他李乾坤还有什么脸面活着。

  现实问题是自打他出人头地,就没有一张像模像样的脸。

  最近这几天以来,李乾坤一路封口送礼,上下打点,跑断了腿,说破了嘴,散尽了几十年来积蓄的万贯家财,甚至把娘子头上的那一对金凤钗,都拿去当铺换了钱,才使得李长安窃御酒一案的案宗,眼下还未上缴到刑部受理。

  这一切,他要感激一个人,那就是本县的县令牛大嘴,他不仅一个铜板不收,还为李乾坤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以至于李乾坤下午和自己的上司刘少卿,在沟通光禄寺春日祭神之事时,少卿竟然对自家御酒被偷的事,佯装不知,只字未提。

  李长安在新丰镇上搞出这么大的动静,估计半个镇子的人都知道了,只是因为自己人缘好,大家不在嘴上说出来而已。

  李长安动的是他刘家的御酒,刘少卿本该最是知情,却表现的像瞎子聋子一样,这让李乾坤对县令牛大嘴的良苦用心,有些忐忑起来。

  思前想后,他感觉有点不对劲,但却找不出不对劲的地方。

  李乾坤心里明白,他李家的大宅,一直是刘家的眼中钉肉中刺,无论在面积和方位气势上都力压刘家。

  当年皇家赐封给他的五十多亩良田,收成和长势在新丰镇上数一数二,地里的麦子是酿酒的绝配。

  刘家通过中间人放话,对李家的良田有过几次超过市价的购买意愿,都被李乾坤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