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一章 顺字行_调教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的疑问,李文昭一时并没有回答,他只顾着看商行门前的情形,暂且没有理会宋钱度的疑问。

  从商行里头先跑出一个黑大个儿,瞧着十六七左右的年纪,但个头比等在外头的少年还要高大一些,浑身黝黑,身上的肌肉象石块一样,一层叠一层的堆在一起,叫两个南来子看着头晕眼花。

  还有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身形也是很漂亮,眉清目秀,瞧着很机灵的模样。

  在这两个打头的身后也出来不少,都是十四五到十六七之间,不论是体格,模样,气质,都是一等一的模样,单独一个出来,说是哪个官员家的小舍人,怕是谁都相信。

  在大明,只有百分之五的人识字,俗话说的好,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才明理,眼中才有灵光,很多一字不识的底层人,都是被生活压的很困苦的模样,不修边幅,身上肮脏,牙齿黄而碎,是长期不用盐洁齿和吃粗粮造成的损伤,加上夜盲症等诸多疾病,穿着不染色的布袍,这才是当时底层人士的真实形象。

  而眼前这些少年人,个个身上都是蓝色或青色的松江布染成的箭袍,在手腕处都是裹住了,看着十分利落,腰间缠着大带,束的腰身紧紧的,加上个头都不矮,面容齐整,牙齿白净整洁,头发也梳理的一丝不苟的样子,所以打扮虽然都不出众,还都是商行的伙计模样,但怎么看都象是一群官宦人家的小舍人出来闹着玩儿。

  “这就是顺字行!”

  在宋钱度又一次发出疑问之前,李文昭就抢着把话说了:“也就是小弟打算介绍给宋兄的商行,现今大家到京城来,都已经不再和脚行打交道,塌铺也用的少了,都是在和顺字行交易,有什么货物寄存,发运,转递,在京师之内,顺字行一天之内全部办妥,而且,在这里交货,留下票据存根,到通州、保定、口外,这三处地方,可以凭票领货。”

  “如此方便么?所费几何?”

  “两种收费标准,粮食、肉食、酒曲等货物是按石收费,每石三分,但此类货物是不出京的。皮毛、笔墨纸砚,这一类货物,但价值收费,每值十两,收银三分。”

  宋钱度的算术可不是普通人能比的,在迅速心算之后,点头道:“价格不算贵,颇为合理,比起大小不一的脚行每次要费心费力谈价,统一标准,倒叫人省事了。但安全如何?脚行是要到官府立契的,这顺字行需要么?再有,京城说是一座城池,但从崇文到宣武二十多里地,到德胜门也是十几里,他们运送死物也罢了,有些活物,当时不能送到,怎么保存,人家寄存的话,取货怎么方便呢?”

  “他们比脚行强的地方,就在于此了。”李文昭一边看着商行门口的动静,看着伙计们围着山猪赞叹,一边继续向宋钱度解释: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