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十一章 李长安_地煞七十二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习俗。

  李长安平静地道出真相。

  他们大多是新近安定下来的流民,对于饥饿,有足够的警惕,也有足够的经验。

  众鬼一齐变色,或怒或惊或惧,可到了都化作一声长叹,偏过头去,不忍再看。

  把目光转到四周的断壁残垣上,试图寻到一些熟悉的痕迹,可以寥作安慰。

  从城门到码头的这条街市,是富贵坊少有的合乎坊名的地界,各类商铺酒店汇聚,招待着过往旅客,售卖南北杂货、海内外奇珍。

  隔着一条短巷的区域分布着杂乱的工坊,漆匠、木匠、锡匠、箍桶的、搓麻绳的……李长安与黄尾借着“家神”的名义往这里塞了许多怀揣手艺的死人。

  再远一些,靠近码头的一大片是力工们的聚居地,他们在密集的窝棚之间,清理出小块的空地。在不出工的日子,大姑娘小伙子们便在空地上表演家乡的曲目。

  而今,全成了灰烬。

  唯有华翁邸店连着码头的一小片,或许因着应对及时,或许是别的原因,幸存了下来,在一片废墟里分外扎眼。

  幸存下来的人们大多安置在这里,何五妹和老医官也在此救治伤患。

  华翁从不提及过去,但他生前,一定是个娴熟的官僚。

  灾后种种被他安排得面面俱到、井井有条。

  可大伙儿这番回来,却远远听着一阵喧嚣与谩骂。

  莫非有人闹事?

  大伙儿吃了一惊,赶紧过去,却见灾民们群情汹涌围着几辆马车,华翁冷着脸立在邸店门口,手下的帮众正在竭力维持场面。

  城里传言,十三家出面召见了诸家商会,调拨了物资赈灾。

  眼前的车队莫非就是?灾民们可是见物资僧多肉少,所以发生了哄抢?

  可细细一瞧,众鬼都明白了并非如此,概因那车队里有一个万万不该出现的人。那人骑着高头大马,坦着两膀刺青,正是“天不收”罗勇。

  找旁人一问。

  这厮混进了车队,待华翁出面时,突然跳出来,借着赈灾的名义,恬不知耻又要来赚取地契。

  “丧天良的狗贼!谁不晓得,就是你们放的火!”

  谩骂声汹涌如怒潮。

  要不是褐衣帮拦着,要不是赈灾的车队,要不是天上盘旋的巡神,周遭的活人与死人早就一拥而上,将这厮撕个粉碎。

  没想。

  “放你娘的屁!”这厮当真大胆,千夫所指仍是肆无忌惮,反口嗤笑,“我看是尔等咎由自取!”

  此言一出,譬如火上浇油。

  失去子女的老妪哀嚎着呕出刻骨的怨毒。

  带着烧伤的男人咬着牙握紧了手中的扁担。

  褐衣帮的帮众们眼看就要支撑不住,或说,不愿支撑。

  罗勇不紧不慢道:

  “尔等莫非忘了‘回禄钱’?”

  满场汹涌顿时一滞。

  在钱唐,虽少皇粮国税,但孝敬鬼神的却一点不少。做红事,要缴喜钱;做白事,要缴煞钱;出门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