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5章_火热的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学两字都找不到人谈论。

  只是在看到了吴川对于哈尔滨工业学院的投入和预备为这所学院建造的物理、化学实验室后,列别捷夫立刻兴奋的给莫斯科的同僚打了个电报说:“此处人傻,钱多,速来。”

  首发网址https://m.vip

  这个时代肯投资建立一所大学并不稀奇,毕竟连满清都知道设立京师大学堂了。但是肯在大学里投资建设物理、化学实验室的傻子确实是不太多了,因为这几乎就是一个无底洞,特别是对于物理学这样已经被视为一门已经死亡的学科,就更加没人愿意浪费金钱了。

  俄罗斯的官僚们对于科学也许是漠不关心的,但是对于从欧洲中心流传开来的科学家的结论却是奉为圭臬的。把科学家的结论当成科学的本身,然后再用来抵制科学的研究,这显然是各国官僚们最先同世界接轨的一项技术。

  因此,此时的欧洲愿意学习物理的大学生并不算多,倒是化学成为了一门显学,毕竟德国的化学家几乎都发了财。但是,俄国的财政并不允许花大量的资金为各所大学建立完备的研究实验室,更别提莫斯科大学这种沙皇的眼中钉了。

  但是在哈尔滨,一个被俄国人认为是科学荒漠的地方,列别捷夫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却发现有傻子愿意为物理、化学提供资金建立实验室,这简直是太出乎意料了。更别提,在革命委员会击退了日本人之后,整箱整箱的实验器具已经被运到了哈尔滨,只是在等待实验室的土木建设完成就可以安置了。

  这些从德国运来的仪器和实验器材,至少花费了1千万马克以上的资金,这是列别捷夫教授查验了目录后对同僚的下说的预估,这数目几乎抵得上莫斯科理工科过去十年的政府拨款总和了。

  看到这些仪器之后,列别捷夫教授顿时打消了短期内返回莫斯科的打算。这样一个物理实验室建成之后,他完全可以开展他早就想要开始的几个实验了,而不必再跑去彼得堡借用老师的实验室了。

  于是原本对于近似于流放性质的转校感到不满的教授们,现在倒是开始积极的投身于整个大学的建设中去了。他们不仅对于原先的实验室建筑设计进行大量的更改,更是成为了捍卫大学土地和建设资金最重要的声音。

  俄罗斯的大学基本上就是俄罗斯官僚体系的后备军,就连沙皇对于莫斯科大学也是束手束脚的,更别提这些远东的俄国官僚了。当然,在同这些中东铁路管理局的官僚斗争之余,列别捷夫教授还是希望能够尽快举行学院的开校仪式,先明确下学校财产的范围,从而打消那些贪婪的官僚的愚蠢念头。

  对于这些俄国教授态度的转变,吴川还是非常高兴的,这至少说明双方在短期内是能够良好的进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