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06章_火热的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洋这个团体就开始为自己寻找出路了。对于革命委员会他们自然不会再选择对抗下去,袁世凯在时都不能消灭革命委员会,反而让对方派出了驻京代表干预国策,现在这个四分五裂的北洋团体,还拿什么去同革命委员会斗下去?

  虽然有些北洋将领因为革命委员会的土改政策而难以认同对方,想着去抱一抱列强的大腿。不过革命委员会对于列强的强势,和列强现在暴露出的对于革命委员会的软弱性,还是让更多的北洋将领选择了有条件投靠对方的道路。

  首发网址https://m.vip

  只是这一次的直隶大水灾进一步打击了北洋团体的根基和声望,反之则是革命委员会和共和党声望的蒸蒸日上,于是北京城内倒向革命委员会,试图同革命委员会驻京代表们拉上关系的官员就更多了。

  袁世凯身边最为重要的两人:徐世昌和王士珍。前者代表北洋团体内部的文官官僚,后者则是袁世凯用来安抚北洋团体内部将领的象征。到了这个时候,为了北洋团体的生存,也开始了向革命委员会示好的举动。比如截断了曹锟向袁世凯发出的求援信,反正北京也救不了对方,也就无谓让大总统和大家头疼了。

  在和革命委员会打交道上,徐世昌表现的要比王士珍更为积极一些,后者依旧期望着能够在革命委员会这个框架下保住北洋这个小团体,而徐世昌则更希望让北洋政府完全的融入到革命委员会之中。

  袁世凯身体健康时,徐世昌率领的政事堂就是袁世凯的军机处,只要照着他的命令去办事就好。等到了袁世凯病重难以处理政事后,政事堂总算承担起了内阁的责任。当然只是承担责任而已,政事堂毕竟不是内阁,没有大总统赋予的权力就无法形成政策和法律规定。

  但是在获得了革命委员会驻京代表的副署江浙湖汉北下,徐世昌以政事堂发出的行政指令,暂时也没有遭到各地的抵制。不过刚刚被赦免归国的中华革命党,还是对此发表了不少批评性质的文章,认为北京应当从速召开国会,以解决当前这种不正常的政治生活。

  虽然北洋政府无力解决发生在家门口的大水灾,导致中央政府的威望大受打击,但是和北洋政府相比,中华革命党在国内的势力却是更加的式微了。

  因为革命委员会阻止了二次革命之后北洋政府既各地反动势力对于地方上进步群众的清算,使得各地的社会矛盾并没有进一步激化。而欧洲大战爆发带来的经济发展机遇期,在革命委员会击退了日本在山东的入侵和压制住了北洋试图用武力解决地方势力的念头后,总算没有让中国错过这个机会。

  这三年以来,各地农民的收入都有所增加,不少城市也投入了大量资金在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