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26章 太子之谋_造化之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部尚书班棣,不仅没有依他嘱托进谏掺沙子,反而跟着群臣一起跪谏。

  仁尊皇姫隆明白,倒不是军部尚书班棣这样的心腹重臣背叛他了。

  而是大势。

  今天大朝会上的群臣请立太子一事,已经成了大周的贵族群体的一种行为。

  身为大周贵族群体一员的军部尚书班棣,若是不与其它贵族共进退,那以后就没法在贵族群体中立足了。

  这种情况下,群臣请立太子的事情,几乎没有任何悬念的在乾坤殿上通过了。

  这就是政治!

  十年前,若是仁尊皇姫隆声威正隆时,没有经历过如此多的败仗与丢城失地之事,那么仁尊皇姫隆是可以将这种近乎逼宫式的进谏给顶回去的。

  但是现在,声威不知道降了多少的仁尊皇姫隆只能捏着鼻子认下了。

  立个太子而已。

  在大周,立太子是正常的,不立才是不正常的。

  只是立太子这事,是群臣逼着仁尊皇姫隆接受的。

  仁尊皇姫隆认可点头,一干重臣忙着拟旨通天下,准备桓王姫骜被立为太子的诸多大典和礼节。

  立太子可是一件大事,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仁尊皇姫隆不爽,将这件事扔给了群臣,群臣也只能依例办。

  除了桓王姫骜进位太子一事,那么桓王姫骜的几个兄弟,也得各有封赏。

  其它人就不说了,目前领兵在外的四皇子宁王姫渊与七皇子平王姫贺。

  这两位重量级的皇子,也必须有所封赏。

  按律,王爵升一格,两人将分别从宁王与平王,升格为宁亲王与平亲王。

  这是大周强手足以守国的惯例。

  要说的是,这里的宁亲王与平亲王,与离亲王姫原是有区别的。

  离亲王姫原等八位议政亲王,都是有着特定封号的议政亲王,乃是大周王爵中最高爵位者,平素由离亲王称之。

  而此时的宁亲王与平亲王,只是大周王爵中的第二序列,在议政亲王之下,在王爵之上。

  麻烦的事儿由朝臣去忙了,仁尊皇姫隆在大势之下,无奈用了定国乾坤玺之后,就回东来阁生闷气去了。

  虽然仁尊皇很清楚,出现这种逼宫的情况,纯粹是他的减负增寿方略带来的恶果。

  他很清楚,但就是很不爽。

  这天底下的帝王,是最在乎的权力的生物,如今这份权力硬生生的打了个折扣,如何能不爽。

  以致于军部尚书班棣前来请罪的时候,仁尊皇姫隆还是发了一通脾气。

  只是单纯的不爽而已!

  至于桓王姫骜的太子之位会影响到他的帝位这种可能性,他压根没想过。

  皇族的传承,可不仅仅是拿个太子之位就能够完事的。

  没有一系列的权力和力量的交接,太子之位更多的是也只是名份和大义。

  而此时此刻,桓王姫骜最需要的,就是名份和大义!

  “臣恭喜太子殿下,贺喜太子殿下!”桓王姫骜的府邸内,欢腾升堂。

  上到长史涂长安,下到一个小小的内侍,都欢喜无比。

  算起来,他们都是从龙之臣,都是潜邸旧臣、旧人,有这层身份在,将来的前途绝对是大好的。

  此时的桓王姫骜,脸上也是难掩的喜色。

  久求而不得的太子之位突然到手,让桓王姫骜突然间就看清楚了大势,他就位太子,这是人心所向啊!

  所以,这种情况下,刚刚从北海传来的他派出的使者被廖飞白斩杀一事,他倒也不在乎了。

  “这北海州公府如此不识抬举,待本太子掌权登基之后,定叫他们后悔今日之举!”

  轻描淡写说过了这件事,桓王姫骜却是屏退了众人,将长史涂长安请进了密室,涂长安期待之余,有些疑惑,如今太子之位已定,眼前这位太子殿下,还要做什么呢?

  太子姫骜先是向着涂长安一礼,“如今能登太子之位,还要谢过先生多方谋划奔走!”

  涂长安亦是一礼,“人臣应尽之事,太子殿下无须如此。”

  “既如此,那本太子还有一事想请先生指点!”

  “太子殿下请讲。”

  “先生,之前那天庙异人所谋之事,先生觉的现如今应如何?”

  此言刚出,涂长安的脸色就变了。

  太子姫骜却是又继续道,“又,有重臣日前言,本太子或可谋求以太子之身监国一事,先生意下如何?”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