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78章 土地流转政策_这个天国不太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这也仅仅是提高一点而已。实际上,随着后续农业部的统计购买边疆耕地人数,西伯利亚的哥萨克人和哈萨克人占的数量最多,高达近三十多万人提出了申请。而倭族和朝鲜族、越族人申请的,也占到近二十万,反倒是汉族人,仅仅只有不到8万人提出申请,反倒是西北和西南、东南福建一带的苗裔少数族有近10万人提出申请,农业部为了鼓励,将这些苗裔百姓全部视为汉族同胞一样的对待,他们融入华夏很早,本身就已经算是华族的一员。

  华族同胞移民不多,为了防止哥萨克和哈萨克移民坐大,农业部将这些人尽量安排在外东北甚至北美的河西地区,而将苗裔百姓移居西伯利亚的战略要地一带。尽量分散那些洋人,以避免其不可控制。

  随着《边疆大开发法案》的实施,农业部和各地官府向内阁禀报说法案只是让洋人积极,而华族同胞却并不是太热心,内阁经过请示皇帝冯云山,下了一道补充命令,允许各地的汉族乡绅出资购买不超过5万亩的土地用于开发种植粮食,并且,冯云山还从让农业部从欧洲引进甜菜种植,准备开始发展制糖工业。

  事实上,后世过程中,在东北的那片黑土地没有大规模开发出来之前,东北没有耕种水稻,便是从光绪末年开始种植制糖用的甜菜,耕种效果非常之好。而历史上的苏联曾经是制糖的甜菜的最大种植和生产国,就得益于辽阔的西伯利亚和外东北这些土地用来种植甜菜。寒冷的西伯利亚原野之中,也只有像甜菜这种能适合生存,纬度在65度以下的都适合种植,这已经几乎囊括了绝大半个西伯利亚了。

  因此,冯云山才会让内阁修改边疆大开发法案,允许部分汉族的大地主们购入边疆的土地。而冯云山同时让农业部将制糖的甜菜推出,目的便是引导这些地主乡绅们去边疆,尤其是高纬度的西伯利亚地区和外东北一带种植甜菜,再就地修建制糖厂,将原本荒无人烟的高纬度边疆地区变成整个国家甚至世界的糖业中心。而随着制糖厂的收购甜菜,就会抬高甜菜的价格,让许多种植甜菜的移民看到利润,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去购买土地,跟着种植甜菜。

  对于移民,除了鼓励民间之外,冯云山又让总参谋部发布新规,鼓励驻边的野战军团士兵家眷随军定居。由中华帝国总参谋部出资,帮助驻扎在边疆的军事重地和战略、交通要塞的部队自力更生,扎根下来,并给出良好的待遇和帮助,让这些驻扎边疆的官兵家眷可以全家跟随驻军旁边。

  这样一来,比如在鄂布河畔的原本一处军事要塞,只驻扎着二千野战军将士,因为有近万名家眷在要塞之外聚集居住着,从而形成了万人的市集小城镇。而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