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五章:表弟果然不同凡响(十更)_开局错把李世民当大表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流入民间。”

  “目前民间有大量的书籍,但是十分可恶的是,世家挖走大量官学先生。”

  “直接导致官学里先生更加稀少,因为没有人教授学问,民间的大量书籍,也成为无用之物。”

  “表弟,这种情况,该如何才能破解呢?”

  说罢,李世民眼巴巴地盯着苏长生,希望苏长生给出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

  如果连苏长生都找不到解决的办法的话,那么李世民相信,短时间内,怕是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了。

  而苏长生经过一番思索之后,不由说道:“我觉得,可以大肆开设学校。比方说,缩小到每个乡,都至少开办一所公学。”

  听到苏长生给出的办法,李世民不由大失所望。

  他忍不住说道:“表弟,现在光是州县的公学,都找不到足够的先生,更何况是具体到每个乡呢?”

  “这样先生不是更不够了吗?”

  苏长生微微一笑说道:“先生之所以不够,之所以会被世家挖墙脚,那是因为你们给的的酬劳不够。”

  李世民无奈地说道:“朝廷的财政,你也略知一二。在这一点上,朝廷又如何和世家较量呢?”

  苏长生淡淡说道:“筹码,未必都是财啊。如果说,每一位先生,都纳入朝廷官员序列呢?”

  “比方说,普通先生,是八品官职。除了没有实权之外,享受一切八品官员待遇。”

  “乡学可设校长,校长的职务可为七品。”

  “此上,县学校长职务,可为六品,或者从六品。州学网上,以此类推。”

  “这样一来,朝廷除了付出一定的薪酬,并不需要额外的付出。”

  “而这些薪酬,都可以从学生的学费中扣除,并不需要朝廷额外支出。”

  “并且,乡学可以扩大招生规模。比方说,每个年级,可以多设置几个班级。”

  “这样一来,办学费用就会大大降低。学生需要缴纳的学费,也相应减少。也会让更多的寒门子弟,上的起学。”

  “等乡学普及之后,甚至可以规定,只有有乡学学籍,才能进行科举。”

  “这样一来,就彻底断绝了世家对文化的垄断!”

  听到这里,李世民茅塞顿开,喜不自胜。

  忍不住拍手说道:“妙极,妙极,实在是太妙了!这么精妙的办法,难为表弟是如何想出来的。”

  “不过,想要做到这一切,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办的到的。”

  “单是在各地建设乡学,就需要大量的时间。而解决师资力量,更是需要时间的累计。怕是十年二十年时间,都难以实现。”

  “短时间内,没办法奏效。不知表弟可否有解决的办法?”

  其实,苏长生所说的办法,就是后世学校的模式。

  当然了,苏长生只不过稍稍提高了一些老师的行政待遇罢了。

  而后世学校的制度,已经趋于完美,自然让李世民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其实,对于苏长生所提出来的这个办法,李世民已经是大喜过望了。

  认为这已经能够完美的解决掉世家挖的坑。

  但是,大唐举国成立学校,还需要大量的合格的先生授课。

  这些,的确是需要时间积累,怕是要三二十年的时间才能够解决。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