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4章 百年计划的推手_耕耘贞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4章百年计划的推手

  李泰恍恍惚惚跟长孙皇后请安之后,就从皇宫中离开了。

  自己对李世民的建议,说实话李泰并不知道李世民能够接受多少。

  但李泰清楚,想要让大唐拥有海军,在没有强敌的前提下,那唯一能驱动海军发展的就只有利益而已。

  而这时代,虽然海外贸易说起来好像非常非常暴利,但要搞清楚,这不过只是七世纪,对刚统一大唐来说,这时代的远洋技术还是拿不出手的。

  至于想要做海洋贸易,需要开辟出一条稳定且安全的海上路线。

  这路线不是指着一个地图说,我们要把船开到这里,这里有钱赚,然后一群人就跟你出发,就旅游似的郊游几天,就从其他地方把东西买过来,然后回来进行交易。

  现实是任何暴利行业都有你看不到的危险,就更不要说连生存都很难保障的远洋贸易了。

  在古代想要进行远洋贸易的危险程度更是高得匪夷所思。

  因为这一路,你要确定气候避免被暴风雨吞没,你要知道船只下一次补给点,你每次都需要储备好足够的淡水。

  你更要懂得医疗技术,比如败血症之类的病在古代船员之中也很常见,

  甚至你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怎么样获取商品,而不是被对方捕猎。

  可以说每次海贸,那都是拿自己这条命做赌注。

  如果不是真的在本地混不下去,很少有百姓会自发的组织海贸,去开辟一条海上的道路。

  在贞观一朝,只要好好种田就能活下去,那何必要冒这种生死风险去弄什么海洋贸易。

  真正要发展,最起码也要等到土地无法满足人口的增长,人们本能为了寻找生存资源,不得不把目光投向海洋。

  某种角度来说,想要通过海洋贸易让大唐发展航运其实还是有一些不成熟的。

  最重要的原因是路上丝绸之路能成功沟通欧亚大陆,那在路上丝绸之路没有会被荒废掉前,海上丝绸之路想发展起来自然很是困难。

  对商人们来说,路上丝绸之路那是从汉代就一路开辟过来,什么危险大多都清楚,实在不敢冒险把物资送到了玉门关就好。

  但海上贸易与之相比的话,不确定性实在是太多,也太让人感觉到不安心了。

  所以,李泰所想得就是在进行所谓的海上贸易之前,进行多铺垫一步,发展捕鱼业。

  从沿海捕鱼到近海捕鱼,再到远洋捕鱼,甚至能捕猎到鲸鱼的话,那就更好了。

  除了有“大鱼死,王侯薨”的传说,第一个射杀鲸鱼的人怕是会被儒家骂死。

  但猎杀鲸鱼所带来的利润在这封建时代的确太夸张了,反而会激发渔业的发展。

  而海军哪怕没有敌人,靠着这捕鱼业所带来的利益,应该能让海军支撑下来。

  毕竟就算对海洋利益不感兴趣,但那些晒好的鱼干可是能够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