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佛教和印度教的区别_什么是五逆重罪?是指哪五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印度教,同属于古老的东方,同源于印度,而佛教在世界各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印度教,乃印度的教。在未以前,曾是婆罗门教的遵,有深入的学习和领会。然而佛陀并非毫无选择的全盘接受,而是以批评的态度,透过个人的体验,对于婆罗门教的主张,提出了不少新的看法。例如:印度教说有我,佛教则说;印度教说梵为宇宙之体,佛教则说诸法生灭的本体是空;印度教严格区分阶级制度,佛教则提倡一切平等;后期印度教的派别中出现以苦行或乐行的修持,佛教则主张中道为原则等。

  尽管在学说上彼此各成体系,但两千五百多年来,佛教与印度教在印度本土相互消融,也丰富了印度的哲学思想。尤其是当古印度中的四姓阶级转信佛教,悟道,乃至在印度中期,印度教藉佛教壮大自宗,都显而易见佛教的出现为印度教的过去提供了深刻的反省,也为印度教的未来指出了宽阔的走向。

  印度教的简介

  西元前十六世纪,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开始了印度本土的古老文明。就像其他原始部落对自然山川的敬畏与崇拜,雅利安人为了保障自己的生存,也必须膜拜、礼赞、歌颂一切自然神只,且将赞歌编为圣典,相互传颂。到了后期,与人们关系较为密切的神只,受到最多的崇拜,雅利安人便由多神逐渐转向主神信仰的模式。

  为了与神沟通,祭祀便成为一件大事,司祭者拥有无上权威,能为自己祭祀、为他人祭祀及教授圣典。于是,在阶级制度严格划分的社会里,司祭者被尊为最高阶级的婆罗门,他们依着祭祀万能的神圣职权,开启了神权色彩浓厚的婆罗门思想。

  婆罗门教主张:梵是宇宙现象的本体,人的现象为我,宇宙万物皆因我而生,故梵、我本来不二,凡人不解此理,只好受苦,唯有体证梵我合一,才能得到。此思想弥漫在当时的印度社会,直到西元前六世纪,出现了反婆罗门教的思想家,他们反对祭祀,主张透过苦行或享乐来完成解脱。鉴于当时修苦、修乐思想的充斥,佛陀提出了不偏于苦,不偏于乐的中道观,做为修行的根本原则。

  阿育王及迦腻色迦王时期,佛教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婆罗门教便相形式微;公元四世纪时,婆罗门教受到笈多王朝的大力支持,又进一步杂糅了佛教及其他学派的思想,于是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而以新婆罗门教自居,企图恢复旧有地位,这就是今日所说的印度教。在印度教的许多流派中,又以毗湿奴派、湿婆派及性力派为主。八世纪以后,印度教的主要思想家商羯罗,依据婆罗门教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