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一十五章 说一说天理教内情_大顺小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月二十一日,滁州西北的清流关。

  早上五点刚过,漆黑的天色像是一块厚重的黑幕布,被撕开了一道细缝,透出微微的亮光。

  这道亮光把东边的天地之际变得淡薄了些,就像浓墨被掺了清水。稀淡之间透着某种从水里荡漾出的微光,模糊之中带着点希望。

  皇甫山上,数十位穿着新军夏季常服,戴着圆檐帽的将领和参谋官们,举着各自的望远镜,在黑暗和微光中寻找即将进入的战场。

  岑国璋与罗人杰、杨宗烈、薛孚等少数几人,围在地面上的一张地图周围,指指画画。他们刚刚召开战前动员会,现在各自散开。

  “北大营的防线,实际上是从东起六合,西至全椒,以江浦为中心,沿着滁河布下的。滁州是这条防线外围最重要的支点。”

  杨宗烈指着滁州,手指点了又点。

  “一旦滁州城被我们攻下,可以随时对这条防线的任何一点发起进攻。让叛军疲于奔命。叛军对滁州是坚决固守,所以向万宗才会带着北大营的兵,北上与我们决战。”

  杨宗烈指着地图说道。

  “叛军说是有精锐四万,只是要防守这长约一百六十里的防线,确实有些辛苦,兵力捉襟见肘。但是这道防线被突破,我们就能直接冲到长江边上,再跟水师联手,江宁整个北面将会被封锁。”

  包括岑国璋在内的几人都安静地听着。

  听完后罗人杰有些好奇和不解,“大帅,杨老总,薛老总,旦贼打下江宁后,就忙不迭地迁都,大封群臣,组建南北大营。”

  他点着地图,徐徐地问道。

  “从北、西、南三线看,叛军还在处于进攻状态。但是从实际来看,旦贼把十万精兵按在江宁南北两大营里,等于是放弃进攻,转到防御状态。为什么?难道旦贼处心积虑造这个反,就为了到江宁称王面南,过把干瘾?”

  薛孚试探着说道:“大帅,要不你给人杰解释下?”

  “好,我来说说。”岑国璋欣然地应道。

  “我们根据各种情报分析,旦贼采取这种势态,原因有几点。首先,叛军能打到江宁城,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在贼军的作战计划里,原本是攻下杭州城,以为据点,全占浙江,再伺机北上或南下,最后达到割据,与朝廷对峙的目的。”

  “只是宣抚司和江南藩司的那些人,实在太烂,最后连累右都督府,打了大败仗。叛军乘胜追击,在攻取湖州和嘉兴城后,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高层意见不一,有的要求继续坚持原来的计划,全取浙江,巩固地盘。有的要向西、向南,朝廷薄弱的地方进攻,扩大地盘。”

  “唯独伪楚王和伪东王,坚持全力北上。他们直言几仗下来,已经看清楚朝廷外强中干的本质,至少江南等地的官兵,一团稀泥,难堪大用。建议旦贼继续北上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